山海关|山海关保卫战:国共在东北战场第一场激战,胜负如何?

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标志,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
然而,就在全国军民还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热烈气氛中时,另一场战争悄然来袭 。东北地区由于独特的战略地位,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因而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
这场大战发生的地点就是著名的山海关 。
山海关|山海关保卫战:国共在东北战场第一场激战,胜负如何?
文章图片

当时,国军主力部队还在西南大后方,紧急调到东北战场的是第13军和第52军 。前面说过,第13军于9月30日在秦皇岛登陆,第52军正在抢运过来,当杜聿明赶到秦皇岛时,第52军已有1个师(第25师)抵达秦皇岛 。这就是说,杜聿明手里共有两个军4个师的兵力 。
11月15日,杜聿明率领第13军和第52军25师共4个师的兵力,再次向山海关发起猛攻 。在进攻时,由第13军3个师作为主攻部队,由第52军25师担任迂回 。

对于山海关守军来说,局势变得危险起来 。
李运昌手下虽然有几万人,但大多数都是进入东北地区后补充的兵力,兵员战斗力不高,武器装备也较为简陋 。杨国夫率领的第7师约有7000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可是,这支部队刚刚从山东来到关外,经过长途跋涉,还没有得到休整和补给,身心疲惫不堪,许多战士鞋子破了都没有换的,只能打赤脚,战斗力也得不到保证 。
山海关|山海关保卫战:国共在东北战场第一场激战,胜负如何?
文章图片

怎么办呢?显而易见,我军如果与国军4个师硬碰硬,寸步不让的话,很容易被敌人围攻,搞不好全军覆没 。李运昌和杨国夫当机立断,在11月16日率领部队主动退出山海关 。
随后,杜聿明率领第13军和第52军25师占领了山海关 。
【山海关|山海关保卫战:国共在东北战场第一场激战,胜负如何?】在国共在东北战场的第一场激战——山海关保卫战里,我军虽然暂时被迫撤退,但并没有受到较大损失 。3年后,我军将重整旗鼓,挥师重来,再次与国军在山海关展开决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