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满蒙联姻逐渐衰弱,暗藏清朝格局变化,反映满蒙汉三族地位变化
帝王家的婚姻也是有秘密的,比如满清的联姻策略 。清朝初期重视满蒙联姻,之后逐渐抛弃,到乾隆之后基本就没有了 。既然有规律,说明是清朝统治阶层刻意为之,必定跟维护统治有关 。
文章图片
汉人反清复明逐渐停止的过程中,清初统治者们渐渐发现他们也面临着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难题——如何处理这些桀骜不驯的八旗勋贵?他们是开国功臣,但难免倚老卖老,有可能影响皇权 。比如鳌拜,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你看清初的统治者还是要走历朝历代的老路子,压制功臣 。
一方面他们将大量的八旗勋贵阻挡在关外,一部分听话亲近自己的留在朝中,然后又拉拢了一批汉臣,加以制衡,所以张英、刘墉、张廷玉等汉臣才能崛起,受到他们的重用 。
文章图片
另外一方面,汉八旗是包衣奴才的较低地位,是他们的跟班,威胁较小;但蒙八旗地位要高一些,与满八旗有一定竞争关系,所以清初统治者就不得不将他们阻挡在关外,留在蒙古高原 。
蒙古人被禁锢在蒙古高原之后,满清统治者为了防止他们叛乱,又实行了减丁策略,其威胁又进一步减少 。这个时候联姻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小,故而从努尔哈赤到乾隆蒙古后妃越来越少,逐渐变成没有 。
文章图片
汉人地位提高挤压满蒙联姻空间
影视剧里经常出现“满汉不通婚”的说法,其实很多人都没理解对 。实际在民间,满八旗与汉八旗是可以通婚的,满人真正不可以通婚的是非旗人的汉人(除汉八旗的汉人) 。
至于统治阶层则比较复杂,皇帝贵族是可以跟汉八旗联姻的,但尤其汉八旗是包衣奴才的地位,比较低,导致联姻现象非常少,要到清朝后期才逐渐增多 。
文章图片
光绪年间满人跟非旗人的汉人通婚禁令就取消了,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汉人地位提高的体现 。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朝廷重要官职基本是一个满人官员为正,一个汉人官员为副,汉人高层官员的数量与权重也是一直在逐渐上升的 。嘉庆之后,汉人官员慢慢超过了满人官员 。到了晚清基本都是汉人官员说了算,比如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等 。
由此可见,汉人地位的提高,满汉联姻变得重要起来,逐渐增多了,自然会进一步挤压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满蒙联姻的空间 。
文章图片
结语
自古以来联姻都是各大家族与统治阶层获取利益或者维持统治的重要手段,大家都是各取所需互相利用罢了 。当对方势力衰弱,或者利用价值变低的时候,自然就抛弃了,转向有利益需求或者更强势的一方,这是多么现实啊!
满蒙汉联姻策略变化使我想起了一部分国人喜欢中西联姻生出混血宝宝的心理,本质上还是对西方强势文明的崇拜 。当这些人真正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文明的强大,这种崇拜感自然会消失 。
【清朝|满蒙联姻逐渐衰弱,暗藏清朝格局变化,反映满蒙汉三族地位变化】最后喊一下口号:自强不息,文化自信!
我是东海寻人,喜欢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评论哦!
推荐阅读
- 故宫|从新文创到深度数字化,腾讯与文博“联姻”的五年之路
- 马化腾|清朝最厉害的商人,清政府都向他借钱,估计马云、马化腾都佩服他!
- 淘系|阿里、腾讯相互开放?“两马联姻”、“世纪大和解”?该醒醒了
- 快递|如果极兔快递真的收购了百世,阿里和极兔速运联姻?不是没有可能
- 酒企|联姻京东 传统酒企深耕数字化营销
- 湘军|清朝一将领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下令用热汤灌进,随即惨叫四起
-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是哪一个?不是汉朝、也不是唐朝
- 布政使|清朝时的“布政使”,放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你可能永远都不会信
- 岳钟琪|清朝岳钟琪,是投靠异族的汉奸,还是奠定中华版图的英雄?
- 雍正|故宫发现清朝圣旨,雍正24岁儿子神秘消失,学者:雍正真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