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汉军基本达成了战略目的,那为何白登之围仍被视为刘邦的污点( 二 )
在白登之围前,刘邦对匈韩联军连战连胜,将韩王信的军队越打越少,将匈奴军队不断向北驱赶 。在白登之围后,刘邦又派夏侯婴率军击败句注山以北和平城以南的匈奴骑兵,收复了被占领的地区,将韩王信的一干部将驱赶到了匈奴境内,匈奴的主力部队也退出了汉境 。可惜的是没有逮到韩王信本人 。
既然汉军基本达成了战略目的,那么为什么白登之围仍旧被看成是刘邦乃至大汉朝的污点呢?虽然刘邦之前也多次被项羽撵着逃跑,但是那可是“神勇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啊,而且当时刘邦也不是皇帝,逃他几场也不是很丢人 。但是刘邦以九五之尊被以往一直看不起的蛮夷围困,最后靠贿赂单于老婆才得以脱身,这实在不是件光彩的事情,说是汉朝国耻也并不为过 。
在战争结束后,刘邦下令赦免娄敬,封其为关内侯,给予很多封赏,而斩杀了当初那十几个认为可以出击的侦查官 。这就是刘邦比后辈袁绍的高明之处:知错就改,不顾面子 。
文章图片
上图_ 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今济南长清)人
为什么还要和亲?
可能有朋友会问了,既然这一次战争汉军胜了,那为什么还要和匈奴和亲呢?这当然与西汉初年面临的险恶形势直接相关 。
其一,国力不支 。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消耗,西汉初年的华夏已经是一副烂摊子了 。人口大量减少,遍地残垣废墟 。史料记载,刘邦的皇帝车队都找不到四匹同颜色的马 。可见国力空虚到了什么程度 。打仗就是打钱打人力,没有这些资源自然无法维持对外战争而倾向和平 。
文章图片
上图_ 楚汉之争
其二,异姓诸侯王蠢蠢欲动 。汉朝虽然建立了,但是分封的异姓诸侯王们拥有强大的势力,不少都在蠢蠢欲动 。这其中虽然有被刘邦猜忌逼反的韩王信、燕王卢绾等,但也有主动造反的代王陈豨、淮南王英布之流 。刘邦即位后一直在为平定诸侯王叛乱奔波,特别是在与英布的叛军战斗中中了一箭 。后来他可以说是间接死于这次箭伤,君王死社稷了 。刘邦用了一世才将国内的诸侯王基本换成刘姓的,攘外必先安内嘛 。
汉朝这边国力不支,国内不稳,匈奴那边疆域还在继续扩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朝别说主动出击了,就是维持北部防线压力都很大 。因此以和亲这种低成本的方式换来匈奴较少的进犯,进而积蓄国力,以待再战便是一种较为明智且无奈的策略 。至于和亲之策是刘邦在白登山签的城下之盟,还是回国之后与匈奴商谈的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
文章图片
上图_ 西汉 匈奴版图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汉朝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也从未向匈奴屈膝称臣 。相比之下,当年的的宋朝比汉朝不知道富庶多少倍,却常常倾向求和避战,南宋时期更是当了多年臣属,最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二者相比高下立判 。
作者:铁骑如风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 司马迁《史记》
〔2〕 王进先《从史料文献记载看白登之围与汉匈政策的转变》 2015 青海社会科学
〔3〕 杨燕《“白登之围”与汉匈合约》2012 经济与社会发展
〔4〕 孙键《关于“白登之围”若干问题之探究》2008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 品牌|品牌基本功之如何锁定“灯塔用户”
- 马伯庸|商业化知乎,正丢掉基本盘
- 国家网信办|使用App基本功能拟可不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
- 工信部:App 弹窗信息关不掉等问题基本清零,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 步递|快递早在秦朝就有,刘邦也是快递小哥,看古人如何送货上门
- CPC|美国亚马逊站基本要求儿童、玩具、母婴用品需做CPC证书
- 国家反垄断局|国家反垄断局局长:双11网络零售市场“二选一”基本停止
- 腾讯音乐|微信使用“基本免费”,马化腾却身价过千亿,腾讯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 利润|生命周期分析思维的一些基本思考与见解
- 运营者|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网络安全工作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