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历史探秘:从邓艾和姜维屯田,看曹魏与蜀汉的兴衰
前言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攻陷绵竹,逼近成都,后主刘禅顿感大势已去,开城投降 。邓艾率军进入成都,立国四十三年的蜀汉宣告灭亡 。刘禅投降后,敕令远在剑阁与钟会对峙的姜维投降 。曹魏与蜀汉经过四十多年的博弈,各有胜负,为何曹魏能够一举消灭宿敌蜀汉呢?
曹魏经过数十年的屯田,大力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尤其是邓艾屯田,成效显著 。然而,蜀汉姜维也曾屯田,为何蜀汉却积贫积弱,最后被曹魏所灭呢?下面从邓艾和姜维屯田,深度剖析曹魏与蜀汉的兴衰 。
文章图片
姜维,天水郡冀县人,也是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 。他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遇到羌、戎少数民族叛乱,战死在战场 。曹魏为体恤姜维家,封姜维为中郎,天水郡参军 。
《三国志·姜维传》: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 。少孤,与母居 。
从以上两人的出身,可知邓艾本身就是一个屯田民,从小知道屯田民众的生活、如何更好地屯田 。而姜维却是出身于将门,继承他的父亲职业,成为了天水郡参军 。一个有屯田经验,一个没有,自然是有经验的邓艾更加善于屯田,将曹魏的淮南治理得丰衣足食 。
第二,目的不同
【姜维|历史探秘:从邓艾和姜维屯田,看曹魏与蜀汉的兴衰】邓艾向司马懿提出淮南屯田,是为了解决边境军队的粮草问题 。他奉命沿途考察,为此还编著了《济河论》,提出“要想屯田,先要开渠”的主张 。司马懿看了邓艾的调研报告,非常满意,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军屯,不出数年,粮草充足 。邓艾的种种主张,使淮南地区风调雨顺,大大地增强了曹魏的国力,为以后的灭蜀吞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文章图片
短短几年,“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这些都是邓艾的功劳 。邓艾不是简单的实行军屯,而是促进了当地的农耕发展,提高了生产力,使淮南繁荣富庶 。
又据《晋书·食货志》:“郡国例置田官,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
姜维,在沓中屯田,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躲避黄皓,怕受到黄皓的迫害,第二个目的才是为下一次伐魏做准备,囤积粮草 。至于兴修水利,发展当地经济,姜维未曾过多考虑 。
文章图片
第三,范围不同
淮南、淮北地带,属于南方,土地肥沃,尤其是在开凿河渠后,水利发达,十年九丰收,数年间,积累了大量储备军粮 。曹魏屯田范围“西北起河西,东南达淮南;东北自幽燕,西南至荆襄”,州郡例置田官负责屯田,颇有成效 。
沓中呢?它的地理位置约在今甘肃省舟曲县,而舟曲县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南部,相对富饶的淮南来说,它是贫瘠的 。姜维当时被邓艾击败,不敢回成都,退守沓中,“沓中屯田” 。沓中,既没姜维兴修水利的记载,也没他实地考察的记录,因此他在沓中屯田,效果不太理想 。沓中也相对狭小,无法和曹魏的屯田范围相比 。
第四,历史不同
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兖州刺史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许昌,并采纳了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进行屯田,第一年就获得“谷百万斛” 。曹操将这一措施推广到各州郡,招募流民屯田,并免除他们的兵役和徭役,这就是三国最早的屯田,称之为“民屯” 。
《三国志》: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
推荐阅读
- B站|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B站、快手跌超5%,均创历史新低
- 二维码支付|历史新高!元旦假期银联网络交易总额达1.32万亿元
- 笔数|创历史新高!银联网络元旦交易总金额达1.32万亿元
- 影视剧|最严新规来了!短视频剪切影视剧被禁,3分钟看完一部剧或成历史
- 双12|国家邮政局:今年“双12”业务量再创历史新高
- 虚拟世界|25 年历史终结,亚马逊宣布关闭其网站排名平台 Alexa.com
- 腾讯|恒生科技指数创历史新低:阿里、京东、B站跌近 5%,腾讯跌 3%
- 快递|843388!又创历史新高!原来平湖人这么能买!
- 数据库|历史上的五大数据泄露事件,你知道几个?
- qq音乐|历史性一刻!微信开放淘宝外链:能直接打开,买东西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