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贾跃亭焦头烂额!( 二 )
文章插图
于是,2016年下半年起,行业内有关乐视缺钱的传闻越传越真,这年11月,贾跃亭一封全员信,终于坐实了一切。
巨大的反差,使乐视的危局一经暴露,就以无可挽回之势,迅速恶化。
半年后,贾跃亭徒有其表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信用破产的他身败名裂,仓皇逃到美国,徒留“下周回国”的笑话。
文章插图
造梦者贾跃亭
从拓荒视频网站起家,发展到横跨五大领域的巨大商业体,让柳传志、李开复、郭台铭等大佬都为自己背书,贾跃亭不可谓不风光。
但同时,他又被无数人痛恨,甚至在起家的乐视网里,贾跃亭的名声也不好。
当然不是因为仇富,而是身为一名商人,比起钻研经济学,贾跃亭似乎更热心钻研心理学。
他用来贩卖情怀的金句至今听来,都朗朗上口“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只有被99%的人嘲笑过的梦想,才有资格谈那1%的成功”……
文章插图
说起来,擅长造梦的贾跃亭,还是从乔布斯那里获得的灵感。
乔布斯在中国从来不缺信徒。不过,雷军学到了饥饿营销和穿搭的精髓,罗永浩学到软件先行的重要性,至于贾跃亭,则学到了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说得浅显一点,就是“忽悠”能力。
《乔布斯传》中提到,乔布斯非常擅长说服员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以达成原本不可能的目标。他的“招数”包括富有压迫感的沟通风格,表现出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强烈意愿,甚至包括必要时罔顾事实的胡言乱语。
但不同于乔布斯将这一方法施加在下属身上,贾跃亭把这一点用来对付媒体、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那些年,要说在互联网圈子比“造概念”,恐怕没人敢跟贾老板争第一。
贾老板有套自成一派的话语体系,他的话外行至今无法理解,可是圈内人也经常听不懂他在讲什么。
比如他逢人必提的“生态化反”,乍一看以为是又一个可探讨的高端议题,原来不过是贾老板对“产业链”的强行“翻译”。这些新鲜的概念,还包括“超级XX”“硬件免费”“ID(结构)无边框”等,美好而不知所云。
不仅如此,贾老板每年都要举办一两百场发布会,这样的频率,就连当红艺人杨超越一年139场的通告纪录,都在他面前相形见绌。
舞台上的贾跃亭,从着装到举止,从演讲内容到PPT风格,都极力模仿乔布斯。不仅如此,2015年乐视发布首款手机,广告片也带着明显模仿苹果经典广告《1984》的痕迹,即使如此,贾跃亭还是嘴硬,称这则广告是他自己的创意。
诸如此类的胡言乱语不胜枚举。学艺不精的贾跃亭,在乔布斯去世后的五六年里,以实际行动,获得了众人“贾布斯”的调侃,但同时也帮乐视系登上高光时刻。
鸡汤一般的金句,辅以他过人的演讲天分,再借助从乔布斯那学歪的“现实扭曲力场”,这些足以让“为梦想窒息”的追随者们,在他画下的目不暇接的大饼中,甘之如饴。
这样的能力,也让一众大佬和数不清的投资人,诸如孙宏斌、许家印等或躬身入局,或身在局中而浑然不知。
文章插图
但显而易见的是,贾跃亭选择性地曲解了乔布斯的本意,成了他蒙蔽视听,而后以高速增长的结果来解决或掩盖问题的手段。
能用“梦想”说到让人想哭,又能用“颠覆”搞到人热血沸腾,除了贾跃亭,可能暂时找不出第二个。
推荐阅读
- 乐视超级汽车|乐视汽车公司恢复被执行 152.48 万
- 恢复|乐视汽车公司恢复被执行 152.48 万
- 王者荣耀|离开乐视的五年,我带着伤疤生活
- 我的骄傲|离开乐视的五年,我带着伤疤生活
- 五棵松|离开乐视的五年,我带着伤疤生活
- 张巍|涨薪不裁员的乐视,已经找到新“王牌”?
- 渗透率|互联网大厂纷纷裁员,乐视却靠"涨薪"反向营销?
- 管理层|摆脱"一号位"毒瘤,乐视与瑞幸迎来第二春
- 涨薪|一边欠钱一边涨薪,一家乐视却说两家话
- 股权激励|人均年薪34万的乐视还要加薪,你还觉得它过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