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拼多多、京东都在做的“农业梦”,行至中局


阿里巴巴|阿里、拼多多、京东都在做的“农业梦”,行至中局
文章插图
2020年疫情暴发后,生鲜的线上购买需求爆增,这让在生死线上挣扎许久的生鲜电商获得“重生”机会。不过,商业的车轮滚滚向前,行业的发展千变万化。如果说曾经打得你死我活的生鲜电商赛道争夺的仅仅是农业产业链中“零售”的一环,那么,当下阿里、拼多多、京东持续布局的“农业梦”,则将“战线”扩展至农业的全链条。
这种火药味在去年末已露出苗头。
10月: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称,“买菜是个苦业务,必然也是个长期业务。”
11月:京东零售CEO徐雷表示,“生鲜赛道具备区域性、本地化和长期三个主要特点,京东希望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不是靠短期补贴的流量生意。”
12月:阿里副总裁李少华在首届数字农业50人论坛上谈到,“阿里把做农业当作长线任务,没有短期KPI,将用三年、五年甚至用30年的时间周期来布局。”
到了今年,“三巨头”在农业上的投入有增无减。很明显的趋势是三巨头这场关于农业的战争,已进入新阶段。
阿里巴巴|阿里、拼多多、京东都在做的“农业梦”,行至中局
文章插图
2014年,本着让农村生活更美好的初心,阿里巴巴成立乡村事业部,并推出农村淘宝项目和“千县万村”计划,与各地政府深度合作——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着力打通“网贷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到了2019年,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阿里巴巴成立了数字农业事业部,通过建设数字农业基地,打造数字农业样本,让数字红利普惠广大农民。
阿里巴巴|阿里、拼多多、京东都在做的“农业梦”,行至中局
文章插图
综合来看,阿里内部对于农业的重视,体现在其组织架构和关键人物上。
目前,阿里及其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娱乐以及创新业务,包括淘宝、天猫、饿了么、优酷、钉钉、阿里云等众多业务板块,组成了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这是广义上的“阿里”概念。阿里布局农业,也就是阿里数字经济体布局农业。
在农业方向的三大部门,分别是阿里巴巴经济体农业办公室、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数字乡村实验室。而这三个部分的带头人又分别是阿里巴巴合作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十八罗汉”之一;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负责人是创办了盒马鲜生的侯毅;乡村实验室的负责人、首席科学家郑斌来自阿里云体系。
如此,阿里涉农业务布局涵盖了资源层、战略层和业务层,既有顶层设计也有落地操作。
可以看到,在阿里“下乡”后,其将电商、金融、智慧农业等服务带到了广袤乡村,已经成为地方扶贫、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阿里巴巴|阿里、拼多多、京东都在做的“农业梦”,行至中局
文章插图
农产品是拼多多的“发家之本”,很多用户都是通过拼购便宜的农产品而成为平台的粉丝。
可以说,没有农产品的拼购就没有如今拼多多庞大的用户。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在拼多多平台上,全年农产品带来的平台成交额达2700亿元,占总GMV的16%。
2021年拼多多定下了下一阶段的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零售平台,这意味着黄峥将这种模式视作是帮助中国突破产业链分散化困境的新答案。
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披露之后,拼多多宣布专门设立 100 亿元农业科技专项“百亿农研”,由现任董事长兼 CEO 陈磊挂帅,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普惠。根据陈磊的财报电话会的说法,拼多多的利润都要投到这个专项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