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长津湖:九兵团15万人却只领到5万棉衣,宋时轮秘书晚年揭示真相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第九兵团与联合国军在长津湖地区展开厮杀,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下,志愿军战士们拼死相搏,苦战28天,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
尤其是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出现了三起成连建制冻死的“冰雕连” 。九兵团15余人入朝参战,战后统计战斗伤亡1.9万多人,而冻伤减员达到3.3万多人,远超战斗伤亡 。
长津湖|长津湖:九兵团15万人却只领到5万棉衣,宋时轮秘书晚年揭示真相
文章图片

26军前身是抗战时期鲁中军区部队整编的,是以山东老八路为骨干组建而成,尤擅防守 。在淮海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27军是许世友打出来的王牌,尤其擅长攻坚战,在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屡次立下大功,尤其孟良崮一战,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毛主席如此看重第九兵团,也是因为第九兵团不仅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战场执行能力更是一流 。
战况紧急,仓促入朝
根据原计划,第九兵团先到达山东,然后换装、整训、等到1951年春天在进入朝鲜作战的,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
【长津湖|长津湖:九兵团15万人却只领到5万棉衣,宋时轮秘书晚年揭示真相】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虽然把美军打退了,但是并没有成建制的歼灭美军,麦克阿瑟虽然吃了败仗,但仍然信心满满,并且他很快制订了作战计划:西线进攻,东线迂回,企图再来一次仁川登陆,把中朝军队包了饺子 。
不过他再怎么算,也没想象到毛主席早就想到了他前面 。
长津湖|长津湖:九兵团15万人却只领到5万棉衣,宋时轮秘书晚年揭示真相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还把他的计划在东京高调地发表了出来,表示联合国军准备行左右包抄之计划,目标长津湖 。
麦克阿瑟把仗摊开了打,那我们也必须做好应对 。
此时,在朝的志愿军是第十三兵团四个军,又紧急动员了第66军和50军两个军入朝,勉强达到6个军,共计30万余人 。
而此时入朝的联合国军加上韩军,地面部队已达到了35万人,美军稍稍调整后,又在东线压上了重兵美第10军 。
再加上联合国军机动能力极强,发动进攻可以日行百里,说打哪就打哪,更加重了我军的负担 。
长津湖|长津湖:九兵团15万人却只领到5万棉衣,宋时轮秘书晚年揭示真相
文章图片

朝鲜战场上的局面变化有多快呢?
10月14日,主席致电陈毅,要求“宋(时轮)兵团仍照前定计划在泰安、曲阜区域集结整训一时期待命开东北 。”
仅仅9天后,10月23日,电报就变成了“宋兵团须从速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并准备先开一个军去东北 。”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第九兵团必须赶紧入朝,一刻也不能耽误
第九兵团不仅在山东整训的计划取消了,后来在东北稍事停留换装的计划也取消了,军列在经停山海关站时,总参派人上车,宣布了北京的“紧急入朝”命令,军列直接开往中朝边境 。
没有棉衣和粮草
第九兵团出发前,身上穿的还是华东地区的棉服,宋时轮接到入朝的命令后,关于后勤补给的计划原本是由东北军区负责棉帽,手套,袜子,棉鞋的制作,华东军区负责制造棉衣,棉被,而且必须在11月之间补充完毕 。
长津湖|长津湖:九兵团15万人却只领到5万棉衣,宋时轮秘书晚年揭示真相
文章图片

此时距离九兵团出动只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就算是神仙,也不能在一个星期内制作出十几万套的棉衣,棉被 。
后来华东军区紧急赶制了一批棉衣,但是由于忽略了朝鲜地区和我国气温的区别,这批棉衣也只能适应零下五六度的冬季气候,对于朝鲜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简直是杯水车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