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商场超市专卖店们,不敢再用“人脸方案”了( 二 )
一位零售技术服务商透露,由于负面舆论越来越强烈,很多大型商业集团也都不太敢用人脸相关的方案了。
“因此,一些其他的技术方案,包括体态识别、步态识别或者说是行为识别,这类说法和方案慢慢在近几年多起来了。”
文章插图
在展区,一家门店数字服务商在展示“姿态识别”技术。
而这次我们在展区屏幕上,看到的,就是连接了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姿态(体态)识别。
那么,我们首先冒出的第一个疑问是,这些识别方式,就能避免隐私数据被泄露吗?
其实包括姿态识别、行为识别一类的识别方法,也不是新鲜事物。
早在2015年天津大学几名教授就在IEEE发表了关于“如何建立一个多视点的人类行为框架”的论文。后来,包括谷歌微软,以及国内旷视等许多技术创业公司,也展示过相关的行为、体态以及骨骼关键节点识别技术。
而这项技术被认为适合应用的场景,是识别公开道路上路人行走姿态(奔跑、行走和聚集检测),以及体育行业里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辅助分析。
但也会有让你反感的应用概念——譬如学校。要知道,你打瞌睡和趴在课桌上的姿态,根据很多企业的说法都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不过,在排除同时使用其他技术和没有获知你身份数据前提下,它只能确认你在奔跑或动作异常,但不能确认你是谁。
文章插图
1776便是他的编号
“这种人体节点的识别方式,不会反推出你的任何个人信息。你看,每个人都只是有一个编号,没有任何身份特征。
这种识别是通过判断你的身体骨架、姿态,譬如宽度高度等数据,可以区分出是男是女,是成人还是儿童。”
这位工程师指出,在他们接触到的泛零售领域里的客户,其实并没有对人的身份做精准定位的诉求。另外,他们的方案在欧洲和东南亚先做了落地,那里做这种识别案例要做政府备案,要求非常严格。
“门店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客流量,提升产品销量,提升营业额,这其实跟某个具体的人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很明显,这种仅通过姿态和骨骼来判断性别特征的准确率,只能达到80%以上。所以还要辅助以识别顾客的动作,并综合顾客的行动轨迹数据——
你是停下来交谈,还是买了直接走人,还是拐了好几个弯又返回到一开始的地方。
他提到一个有趣的消费者性别分析结果,尽管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但有了数据做进一步理论支撑:
“我们给一家商店做案例时,数据结论是:女生来买东西,走走停停,永远没有一个明显的目的地,哪里都会看一下,可能绕好几圈;但男性顾客的目的性则非常强,几乎呈直线型,一般买了就走人。”
文章插图
大型超市,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4年前,一位大型超市规划人员曾向我们透露,在某个较大的空间内人流量超过某个阙值时,摄像头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很容易会“失灵”。
虽然这位工程师并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但他提到了目前很多超大型商场(譬如大悦城那种综合商城)有一个不考虑镜头可监控范围的极大商业诉求:
“基本(我们)摄像头可以覆盖20个人。很多大型商场,他们其实不会考虑自己每个商铺内部店面的情况(后者可能也不愿意),而是更关心进入商场客流量的走向,以便灵活制定租金。”
譬如,镜头通常会架设在某个商场大门上方,或者是门店外的某个固定位置来确认通过的人数,而只要你走过那种大型商场细长的侧门,以及长条型的走廊,就会明白这个任务并不需要较大的探测空间。
推荐阅读
- 巨量|“巨量引擎全量增长方案”正式发布
- 电商类|2021运营人年度工作总结——万能活动方案策划篇
- 母婴|千亿零售企业「私域运营方案」公开:这3个知识点值得抄
- 网络攻防|沃尔沃服务器遭勒索攻击研发信息被盗;360网络攻防靶场获数字城市优秀解决方案奖
- 冷链物流|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 库存|橡胶行业全渠道一站式解决方案
- 靶场|专注提供网络靶场产品及解决方案,「赛宁网安」完成8000万元C+轮融资
- 解决方案|蚂蚁联手汉堡王母公司:亚洲8国消费者在线买汉堡更便捷
- 数字化|融资丨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英诺森」连续完成B+和C轮融资
- 赵德馨|知网最新回应:在研究整改方案,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每天忙到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