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盯上老年群体的探探,并不性感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创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眸(ID:libusiness),作者阮雪,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今年重阳节,探探与上海的叔叔阿姨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感情的对话。与印象中过来人版“人生经验”说教所不同的是,这次对话带来了很多贴合时下年轻人想法的答案,比如:“女孩要学会为自己撑伞,盲目希望在暴雨中有人送伞,这是不保险的”,“如果让我选择一千万与现在的婚姻,我选择一千万”。
抛开对话,定位为陌生人社交的软件,探探这样的不知所云的宣传方式,和充满争议性的文案,不禁引人深思,它究竟想表达什么、或者做什么?围绕视频本身,人们对于这是真实记录、还是脚本策划仍有质疑。社交软件的商业化,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焦点,探探也不例外。问题是,这次夕阳红营销玩法,探探是否过于刻意?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试试怎么知道?”是对话结尾的一句话。
对于想要通过社交软件交友和恋爱的用户来说,这句话就像是心灵的叩问。“向右滑喜欢,向左滑无感,翻动探探推送的照片,寻找与你最近的缘分。如果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恭喜,一见钟情!”那么问题来了,眼下的探探最想让谁来试试?答案显而易见:是女性。
地理位置+颜值交友,简单的产品逻辑,让探探收获了大量用户。原因很简单,比起需要付出时间和感情上的“沉没成本”,现代人的喜欢变得更加容易:精致的面容、好听的声音、合适的星座都成了会心动的理由,这也是当下社交软件的产品密码。
男女性先天对“外表”敏感度的不同,也决定了探探一类基于“颜值”的社交软件更受男性欢迎。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探探的注册用户已超4亿,值得一提的是,探探的男性用户数量是要高于女性用户的。根据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发表的科学研究报告:男人爱看美女,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条件反射。无独有偶,人类行为学家哈妮 范霍夫教授经过研究发现,当一名女子进入男人的视线范围之内,无一例外,男人的目光立刻就会被这名女子的外表吸引过去,这个过程完全是人体自然机能在起作用,是一种“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文章插图
图:探探使用群体性别分布情况(来源:艾瑞数据)
男多女少在各大社交软件中也都是正常现象,但对于一个主打恋爱社交的探探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好现象。
就国内而言,可以称得上现象级的陌生人社交软件,应该是已经改名的陌陌。即便是红极一时的陌陌,也未能逃过因男性视角的产品设计,致使女性用户流失,最后陷入男性用户活跃度下降的死循环。
吸取陌陌经验教训的探探,近些年在提升女性用户体验感上花了大力气:
首先,虽然探探的左右划匹配方式追求高效的匹配效率,但如果女生没有双向喜欢后,不能开启聊天,更加侧重女性的选择权,同时男性用户每日的喜欢数量有限制,如果想增加次数需要开通VIP,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广撒网”的现象。
其次,在聊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敏感词语,探探的界面会主动出现弹窗,提醒女性辨别是否遭到骚扰,一旦判定,对方会受到封号处理,这些产品设计和安全保障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让女生对于探探的印象好过其他软件。
随着女性话语权的增加,“男色经济”得到升幂,不少女生纷纷加入“外貌协会”,这也为探探增加女性用户打开了新切口,在探探的新一期宣传视频中,代表“女性主义”的声音此起彼伏,探探尊重女性的品牌形象也得到加深。
推荐阅读
- ktv|KTV瞄准老年人
- 塑料|又一风口!爆发式增长!5年内,迅“塑”扩张!上市公司纷纷盯上这块大“蛋糕”!
- 抖音|抖音盯上图文种草,剑指何方?
- B端|设计体系建设赋能,让B端产品设计更高效
- 客户|抓住3大场景5个关键需求,做好品牌电商的拼团产品设计
- 小心!“李鬼”盯上“边角料”食品|丝路话语| 拼多多
- 产品设计|腾讯宣布企业级设计体系 TDesign 对外开源
- 字节|盯上年轻人的今日头条,重新以内容出发还有多少可能?
- s90|有了这些产品设计文档,我再也不用背锅了
- 中老年人|消失的点餐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