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刘兴亮|中文输入法的三个里程碑

近日,搜狗发布公告,称其与腾讯已完成合并,将成为腾讯的间接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搜索和输入法等业务将保持搜狗品牌运营。
从诞生后,一路坎坷走来的搜狗,最终还是嫁人了,这次相当于领了证。
汉字|刘兴亮|中文输入法的三个里程碑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许大多数人在搜索行为中不会频繁使用搜狗,但是在电脑上敲字,用搜狗输入法的人数应该很多。尤其我们这些写字多的人,对输入法的性能、智能化的推荐和记忆方法,都有着非常细腻的感受。不可否认,搜狗输入法,是非常出色的一款。
两家变成一家人,未来,搜狗输入法的名字还能不能保住,要打个问号。借此机会,我们来盘点一下中文输入法的历史。我应该是全程见证了中文输入法的发展历史,二十多年来用过的输入法至少有十几种。
要知道,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适逢我们进入大学的时期,使用电脑成了必备技能,第一件有成就的学习项目,就是学会打字,看着屏幕上一个一个蹦出来的汉字或字母,感觉自己的手很有科技感。从此后,输入法就成为人生路上长相思守的伴侣。我们这就说说中国输入法的历史和趣闻。由于输入法太多,我挑主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讲讲。
老规矩,亮三点:

  • 左一点:五笔输入法。
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虽然,有人声称计算机处理器的二进制来源于中国的周易八卦图,但是只要低头瞅一瞅键盘,我们就会发现,那东西由字母组成,虽然也有阿拉伯数字,但每个按键上边的符号基本上围绕英文字母进行。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计算机刚刚引进中国的时候,如何打字成了一个难题,由于想不到好办法,有人甚至建议用拼音代替汉字。
就像很多乡镇饭店那样,把拼音写在汉字底下,显得洋气。这毕竟不是个办法,几乎每个汉字都有同音字,何况还有一二三四,四个声调,如果用拼音表达,还得绞尽脑汁琢磨,通过上下文的逻辑链条推测其意思,非常麻烦。
一直到了1983年,一个名叫王永民的人出现,才打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他开发出了一种汉字输入法——五笔。如今的年轻人是否知道,是否使用五笔输入法,很难说了。不过当时,这一技术的出现意义是非常重大,新华社评价「五笔的重要性不亚于活字印刷」。也是我们读书时的必学项目。
五笔这么牛,后来怎么会衰落了呢?原因就是它太难学了。键盘上的字母还得再画上笔画,这样才能一一对应起来,并且对于打字的人来说,五笔输入法多了一层大脑内的转换工作,从字母转为五笔,再从五笔构成汉字,从学习到使用,都有一定的挑战意味。
说白了,学的时候有门槛,不能上手就用,用的过程需巩固,不坚持就会忘。与此同时,后来的拼音输入法却越来越智能,打字速度也能够越来越快。
于是,像我这样当年用五笔打字能达到每分钟100字的人,现在的口诀也就只能记住一句「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了。
汉字|刘兴亮|中文输入法的三个里程碑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右一点:智能ABC。
五笔输入法发明10年后,输入法历史上的另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出现了,北京大学的朱守涛先生。他发明了智能ABC输入法,简单易学、快速灵活,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于是后来被微软内置到Windows系统中,很快成为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最多的输入法软件。
这款输入法的优势在于它不是一种纯粹的拼音输入法,而是一种音形结合输入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