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淘系App“示好”之下,微信和腾讯的“紧绷”


支付|淘系App“示好”之下,微信和腾讯的“紧绷”
文章插图
“神经绷得比较紧。”一位互联网业内人士向雷锋网如此描述他感受到的氛围。互联互通以来,面对阿里系App接连不断接入微信支付,向其开放支付场景,微信和腾讯似乎都在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据了解,自9月底以来,阿里巴巴旗下包括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在内的多款App都已接入微信支付,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提出接入申请,正在等待微信审核。而其中淘特更显主动,自今年2月向微信申请开通小程序和微信支付未果后,淘特不久前选择先行一步,通过和微信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以微信扫码付的方式“曲线”接入了微信支付。
面对淘系App的积极“示好”,腾讯和微信似乎并没有如期回应,而是更显迂回谨慎,选择了先把重心放在与银联云闪付的互通合作上。在互联网拆墙破壁的大背景下,阿里和腾讯不同处事风格的背后,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有名无实的支付机会
【 支付|淘系App“示好”之下,微信和腾讯的“紧绷”】”淘系App接入微信支付,看似利好后者,但对微信支付来说,其实并没有多香。“一位支付业内人士评价道。而原因也比较多,比如在支付环节的页面中不同支付选项的先后排列次序不同、以往的用户习惯、自动支付的设置、以及是否有分期产品等都会影响到用户的支付选择。而结果通常是新接入的支付方式几乎很难获得被消费者选择的机会,多少显得有名无实。

支付|淘系App“示好”之下,微信和腾讯的“紧绷”
文章插图
”支付环节的开放,并不是完全的新鲜事。“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款App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由来已久,不同支付方式受到不同待遇的现象也很常见,去年美团App还因折叠和隐藏支付宝选项而遭反垄断诉讼,此类事件虽有争议,但对行业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目前各大App上,排名靠前的支付选项大都是平台自有支付,外部接入的其他支付选项都会往后排。在平台的自动勾选设置下,自有支付往往会获得最多的支付机会。
那为了增加支付机会,不同支付之间是否会通过补贴大战或分期优惠的方式去掀起新一轮的内卷竞争?几位业内人给到的回复是:很难。
“很早以前支付在C端就几乎没什么竞争了。除了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云闪付外,其他机构很难再有机会。而且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来说,已经过了市场拓客环节,体量差不多固定下来了,再加上之前一直推的支付降费让支付变成了一个小额便民工具,这样的情况下,再去打支付补贴战,既没有好处,也没有意义。” 前述业内人分析道。至于新增分期服务或分期优惠,在他看来,因为涉及到各平台核心支付场景所搭载的一些业务逻辑,各平台应该不会给其他外来支付在这方面留出更多空间。”
此外,对聚合支付等其他业务的影响,目前看来也不大。对此乐刷科技相关业务人士表示,目前大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生态互通主要是线上链接的互认,而像乐刷科技这样的支付机构主要是为线下商户提供服务,并且也不只是提供聚合支付服务,还会提供其他的一些核心安全能力,如KYC审查、反洗钱审查、合规和商户资金安全等服务。不过他也表示,互联互通是国家工信部要求,在安全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执行,周期性较长,至于最终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有待确认。
并不对等的筹码
对支付影响不大,但对股价却影响不小。此前9月28日阿里对外确认旗下多款App已接入微信支付后,阿里股价随即迎来了一波久违的大涨,股价重回150港元上方,收盘大涨6.34%,市值单日飙升近两千亿港元。显然,阿里被视为解除外链屏蔽更获益的一方。而在更早之前,工信部互联互通的消息传出后,拼多多股价则出现5个交易日连续下跌。这一涨一跌背后,反映的其实是破壁互通对互联网商业交易体系核心要素——“流量”带来的重大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