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轮|每天都在开新店,临期折扣店的规模战开始了


天使轮|每天都在开新店,临期折扣店的规模战开始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驼鹿新消费,作者 | 齐成、秀珍,编辑 | 鲁班七号
大卖场日落西山,便利店扩张缓慢,临期折扣店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线下零售业态。据驼鹿新消费统计,截至目前,2021年前10个月内,北京市场上平均每天至少开出一家折扣店,目前头部品牌嗨特购HitGOO和好特卖 HotMaxx均已达到百家门店的规模。
当然,嗅觉灵敏的资本早已撒下重金,一位业内人士对驼鹿新消费透露,“今年年中,临期折扣行业头部品牌估值已经5亿美元了。”
开店,还是开店家住西三环的赵欣最近发现,自己常去的社区超市出口不远处开了一家嗨特购,尽管已经在超市买了所需商品,但随便在嗨特购逛了逛,又拎了一大包零食出来。“折扣太低了,忍不住剁手。”
在这家宣称“全球采购,超低折扣”的门店里,两三块钱就可以买一包薯片或者卤味零食,九毛九可以买一瓶矿泉水,“比网购还便宜,不买感觉吃亏了,零食饮料买了一大堆,才花了40多块钱。”赵欣决定,以后没事儿就来逛逛。
以赵欣家为圆点,在最近一两个月里,其881m、1.1KM、1.7KM、1.9KM、2.5KM处有5家嗨特购和好特卖,这是目前折扣零售行业头部的两大品牌。若定位在双井商圈,大众点评显示,3km范围内的折扣零售店,光嗨特购与好特卖就有6家。
如同西式快餐界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不管在购物中心还是在社区周边,嗨特购和好特卖总是相伴随行,遍地开花。
【 天使轮|每天都在开新店,临期折扣店的规模战开始了】嗨特购今年3月份才在望京soho开出第一家门店,据驼鹿新消费粗略统计,在7个多月时间里,新开门店已经超出100家;好特卖从上海发展而来,2020年11月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至今也有超过100家门店,
在赵欣沉浸在嗨特购剁手的同时,上海、石家庄、天津、南京等地的消费者也被折扣店包围了,好特卖和繁荣集市BBM在上海加速扩张,小象生活在南京到处开店。
资本也早早关注到这个风口,今年3月,爱折扣(原名食惠邦)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惟一资本领投,钟鼎资本跟投;同时,繁荣集市BBM也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 轮融资,由挑战者资本独家投资。
4月,以南京为主场的折扣超市小象生活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愉悦资本领投,天使湾创投跟投。
6月,刚成立2个月的嗨特购完成了股权融资,投资方有险峰K2VC、StarVC、天使投资人王刚、高榕资本等。
8月,好特卖完成B轮融资,由五源资本领投,嘉远资本、云久资本跟投。从2019年获得天使轮融资至今,好特卖已经获得五轮融资。
折扣商品从哪里来?折扣店最早的噱头是,临期商品,超低折扣。
按照快消产品的流通规则,从工厂出来进入流通渠道,在超市,需要产品在保质期的至少在前三分之一才能上架。一位超市运营总监向驼鹿新消费解释,如果厂家拉来超过保质期三分之一的货物,超市大仓可以拒收;如果大仓配送来只剩下保质期三分之一的货物,门店可以拒收。
一般情况下,包装类商品临期前3个月开始打折出清,到期处理不完的,门店就要报废处理。但一旦走到报废处理这一步,就意味着超市的损耗增加。
精明的超市不会熬到商品快要过期才处理,如果保质期过半,商品依然动销不畅,就需要立马处理,或者联系经销商拉走,或者开始降价促销。
经销商拉走保质期过半的商品,如何处理,在很长时间内并不为大家熟悉。一位肉制品从业者向驼鹿新消费透露,这些商品还在保质期内,质量没问题,经销商一般把这些货品拉到批发市场,打包卖掉,价格极低,批发市场的货品大多流向了杂货店或者线上渠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