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o|便利店进入万店时代,谁能卡位?( 二 )
这个月,便利蜂悄悄杀入了美宜佳的大本营,在东莞开了一家新店。
是的,悄悄地进村了。很符合庄辰超的风格。
创业之初,有媒体采访庄辰超,他很严肃地说,在实验阶段,需要保持一个用户数据监测的nature,“媒体一关注,用户数据其实就被污染了,被污染的数据极有可能影响或者破坏经营决策。”
进入新市场,建立数据模型同样需要冷启动。
东莞之外,便利蜂还悄悄落子中山、惠州、莆田等周边城市,把2021年的主题定为“下沉”。
下沉要面对的是,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便利店市格局已呈“区域称霸”态势。
上海是全家与快客相争,浙江有“十足”加“之上”,江苏头牌“苏果”,你会发现就连华东,都还没人一统。再看,山西有唐酒和金虎盘踞,广东美宜佳渗透率极高。
便利蜂下沉的难度,就在这张图上。
重点地区,各家都已围绕当地市场高密度布局,可留给便利蜂插入的空间,已经不多。对这一点,便利蜂的对策是避开街道,主攻办公楼店、大学店、医院店这些场景。
另一个问题在于,便利蜂之前向日系便利店“抄作业”,将利润较高的餐饮纳为便利店重头版块。在选品上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和鲜食,便利蜂还在一开始就投资了北京7-Eleven便利店鲜食合作工厂呀咪呀咪。
跨地域扩张之后,餐饮口味与选品供应链需要适应当地居民,本土化,克服水土不服,难免有一个摸索过程。
在规模化与跨地域扩张的过程中,便利蜂坚持采用纯直营模式,这在业界少有。
毕竟成本摆在那,选址房租皆是重头戏,就连日系企业也无一例外是采用加盟,尽可能来分摊成本,借用加盟商的力量加速扩张。7-11、罗森、全家在日本本土的加盟店占比分别高达 98%、95%、97%。
便利蜂对这一选择的解释是:为了系统和口碑。
便利蜂全部门店的选址、配货、拜访、订货、人员排班、变价,所有决策都是由一个统一的中台,通过算法自动设计和安排的,系统之外的人和操作方法很难适配到这套体系当中。开放加盟的话,加盟店主的利益诉求和品牌是不一致的,很难保证食品安全和品牌口碑的管控。
庄辰超一开始就把便利蜂的内核归为“算法”。他称,“便利店只是一个大周天,是一个外围,我们真正练的是小周天,是它的系统。这套系统未来不一定只做便利店,它是真正对于物理世界的掌控。”
可算法之外,便利店还是要回归于服务行业的本质不是?规模扩张之后,对于直营的便利蜂而言,资金要有充分的准备。
3 可能的对手
互联网巨头正在收编夫妻店。这是便利蜂们未来更大的威胁。
新玩家包括阿里、京东、美团。
根据凯度零售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700万家小店,其中,夫妻店的存量规模在680万家左右。2019年,这些夫妻店的出货规模曾占到整个市场的44%。
毫无疑问,它们都是巨头争夺的对象。
阿里在这条线上布局不少,早在2017年,马云就开始布局便利店。当时,天猫小店、淘咖啡无人店等网红店相继开业。2019年阿里入股百联,二者联合在上海开设了一家连锁便利店,随即喊出一年内要开500家分店。
除了自己下场,阿里还有为夫妻老婆店批发供货的零售通,零售通服务小店的地推人员——城市拍档会帮助店主通过淘宝、支付宝以及微信小程序、微信群获得流量,导流给门店生意。
技术层面,阿里还推出了翱象开放平台,为商家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商品管理、用户经营、服务履约等解决方案。订单完成后,根据周边消费者的行为习惯,阿里的翱翔甚至能够根据大数据,为这家夫妻店给出商品进货策略。
推荐阅读
- 互联网|电商黑马野蛮生长,抢占市场,阿里巴巴和京东慌了
- 实体|都说实体店不好做,便利店为什么却越开越多?4点原因太现实
- 用户|独家:私域何以进入名创优品战略清单?
- 垂直类|年度盘点:垂直类电商进入寒冬
- 西部网|西安一码通完成修复正逐步恢复:可删除小程序重新进入
- 环比|第三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进入消费淡季
- 音乐|快手技术副总裁王仲远:AI技术让音乐创作进入普惠阶段
- 启动期|非洲大陆多个国家的电商进入发展启动期
- 生鲜|便利店的新故事
- 平台|为什么抖音会同意腾讯账号入驻,如何看待腾讯申请进入抖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