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宾|数字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打造转型智慧制造标杆企业( 二 )


德龙集团、新天钢集团董事长丁立国说,要“多炼钢,炼好钢”。新天钢的数字化转型同样围绕这一目标施力,实现了生产现场的数据采集,每一个生产单元的实时数据均能采集上传。运营中心可实时监控生产环节的可视化数据,比如高炉运营的实时数据、实时情况等,一旦发现现场有数据波动,运营部门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精准调度。而这些数据也构成了对生产环节进行优化的基础,据郭玉宾透露,目前新天钢的六家工厂,会每天对具备可比性的关键指标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对比,如综合成本、烧结固耗、炼钢燃料比等等。大排名会显示出工厂间的差距,从而支撑起新天钢的管理优化与提升。目前新天钢的炼铁、炼钢工序成本已分别降低了22%和26%,烧结固耗降低7.1公斤/吨、高炉燃料比降低12.2公斤/吨、炼钢全铁料降低19.2公斤/吨。
郭玉宾表示,新天钢数字化转型的成绩,还体现在环保和能耗控制等方面。目前新天钢的环保管控平台已实现全面覆盖,多达130个空气质量微站会对影响空气质量的PM2.5、PM10进行实时监控。管控平台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通过调配环保车辆等手段介入,将环保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实现了绿色企业、绿色发展。而企业的煤、天然气等能耗数据,也会实时同步给政府相关部门。新天钢打造的环保、绿色的优越生产环境,让员工感受到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郭玉宾说:“环境变美了,指标变优了,业绩变好了,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人心变亮。”良好的业绩促使员工收入大幅提高,每个岗位员工都努力做新天钢的建设者,怀着满满的激情和动力支撑企业的发展。
坚持数字化之路,打造智慧制造标杆企业
在“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的道路上,绿色化和智能化将作为钢铁行业创新发展的两大主题。郭玉宾认为,目前钢铁行业存在两大发展方向:一是环保和双碳,也就是面向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走出一条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智慧制造,提升钢铁智造水平,为制造强国撑起钢铁脊梁。而唯有坚持数字化转型,才能推动钢铁企业顺应发展方向、实现快速增长。
新天钢希望将新兴技术与钢铁制造相互融合,通过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出一家智慧制造的标杆企业。为此新天钢提出了五个规划方向:第一是风险持续可控,从智慧制造的角度对风控必须做到极致,在采购、销售、工程、物流、质检等高风险、易出问题的环节,持续从平台、技术,装备等方面增加风险防控手段;第二是数据真实反馈,数字化范围要涵盖人、设备、工艺等各个方面,数据要支撑起管理者至一线员工的各个层级,用真实数据支撑管理优化提升持续;第三是自动化装备水平持续提高,当前钢铁企业有装备大型化、生产组织连续性强的特点,因此自动化应包括记录自动化的装备、自动化过程的模型,这样才能实现对生产控制水平的持续优化提升;第四是打造系统性的智慧制造管理模式,智慧制造未来应从组织架构上打造极致扁平化,从生产组织的模式应极致高效率;第五是通过智慧制造的“1+N”模式,也就是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加上N个应用基底,来促进组织、流程、业务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业务模式、人员配置模式等方方面面的变革优化。
钢铁企业是生产制造的企业,主题应回归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对于钢铁企业,想要实现智慧制造,就要通过业务驱动、技术支撑来进行整体优化。郭玉宾举了一个例子,现代钢铁生产模式都是以高炉为中心,如何保障每一家工厂的每一座高炉生产稳定,不产生波动或波动越少越好?有了智慧制造体系的支撑,通过数字化构建专业平台,就可能将十多座高炉的所有数据做到实时对比,把最优、最好的工程师集中在一起,对各个工厂生产过程做专业诊断、专业预检、专业支撑,从而保障生产更顺行、更安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