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博主,正在占领真实人类社交?( 三 )


实际上,越是接近真实人类的超现实虚拟人,其对技术要求就越高。
“人更愿意亲近于跟我们更相似的人类,(我)觉得写实类影响力大一点。”一旦制作粗糙,就会产生“恐怖谷效应”,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怪异的恐惧。
比如说我们上文提到的银发女孩“AYAYI”,其背后的虚拟数字人公司用了最新的引擎CG制作技术,他们对真人肤质、发质、微表情的全面高清复刻,造就出一个近乎完美的虚拟博主。
他们在模拟虚拟人外表真实外观和皮肤渲染上,不惜投入最先进的技术:“人的面部肌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皮肤血管、细胞结构等等,比如年轻人皮肤的那种通透,做不好就显得很干。”而且,研发人员把虚拟博主的面容,根据环境光线条件进行相应的模拟,虽然极大增强真实性,也但意味着巨额研发的支出。
最烧钱的是,他们还专门开发了一套能批量应用于虚拟人的表情系统,再配合他们数字人采集的计划。当采集库成功搭建好之后,人物特征就可以广泛运用,大量复刻会非常快。由此可以达到降低单个虚拟人成本,价格让市场接受的目的。
虚拟博主,正在占领真实人类社交?
文章插图
蔡飞龙团队进行的面部数据采集
图:受访者提供
此外,蔡飞龙主导的西小施团队,正在和厦门大学张俊松的人工智能团队合作,训练西小施的语音说话功能。这一部分的成本同样也不低。
这些投入,或许能真正实现他所提到的“批量制造人”的目的。毕竟“单个真人做拍摄录音工作,和多开几台电脑跑起来,不是一个量级的。”
虚拟博主,正在占领真实人类社交?
文章插图
面捕成果与优化
图:受访者提供
蔡飞龙对虚拟人未来前景很有信心:“我们的目标是比AYAYI的真实程度还要高,做到最自然、超写实。”
他们团队里的几个主创已经做好了一年不盈利的打算,但研发人员之处和运营成本却一直在滚动增加。据他设想,如果可以把单个虚拟人的成本降到降到20-30万上下,市场或许就能更容易接受。
虚拟博主,正在占领真实人类社交?
文章插图
超级拟人的道德困境赛博朋克风、乖巧少女风、温柔婉约风……无论外在形态如何,虚拟博主的出现最终目的还是商业化。但也正是因为高度的“拟人化”,让许多人对超写实数字人产生反感。
根据头豹发布的《Z世代系列报告:元宇宙来临,虚拟偶像能否抢占先机》称,62.6%的用户喜欢虚拟偶像,是因为他们没有负面新闻,永远完美。但事实上,虚拟人不仅不完美,还有着天然的拟人道德风险。
小红书上美妆博主“翎ling”刚刚出现时,有很多用户都表示质疑,大家对提线木偶一般,背后有操纵之手的虚拟人并不欢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虚拟人作为美妆博主的种草分享。
“翎ling”曾经在社交媒体分享过一款古驰的珊瑚色口红,她称之为“滋润不干,有点草莓的感觉。”但粉丝都知道,她其实什么都感觉不到。
【 虚拟博主,正在占领真实人类社交?】虚拟人们本身并没有人类那样自我感受产生的好恶情绪。无论面对什么产品,他们只能说“好”,只能说商家准备好的推广话术,于是“种草”就完全变成了“广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