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Facebook改名,急病乱投医( 二 )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Facebook在全球拥有稳固的基本盘,旗下产品的月活用户总和达29.1亿,但这仍不能让扎克伯格安心。回顾Facebook走过的路会发现,焦虑的扎克伯格一直在做“对标”友商的产品。
例如为对标Zoom的Messenger Rooms、为挑战谷歌搜索推出Graph Search、山寨Tik Tok的Reels等,Reels一上线就被各路媒体讨伐,怀疑Facebook已经失去了创新能力。甚至就连本次新公司Meta的Logo,都和微信视频号的Logo类似。
文章插图
换句话说,现在Facebook转投元宇宙有多积极,扎克伯格就有多慌,Facebook需要更换公司品牌形象,以新的面貌去面对公众和资本市场。已经完整的错过短视频发展风口的扎克伯格,不能再错过元宇宙。元宇宙是扎克伯格的定心丸,不过在元宇宙真正有所发展之前,他需要向我们画一个超级大饼。
元宇宙,一个需要画十年的大饼当前,元宇宙的发展可以用一个“乱”字来概括,元宇宙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许多中小企业跟着大公司一起转投元宇宙,可能他们并没有多么宏大的理想去构建元宇宙,而是为了给投资者打一剂兴奋剂,炒一波高大上的概念让股价受益罢了。
在众多公司或个人对元宇宙的定义中,许多公司会站在对自己有利的立场上定义元宇宙。相比之下,笔者认为阿里巴巴达摩院XR实验室负责人谭平对元宇宙的定义更贴切,他的观点是“元宇宙就是VR/AR眼镜上的整个互联网,它包含了社交、电商、教育、游戏,甚至支付,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应用,在元宇宙上都有它自己的呈现方式。”
【 扎克伯格|Facebook改名,急病乱投医】其实元宇宙并非什么新概念,1992年的小说《雪崩》就描绘有元宇宙的场景,只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小说中的场景有了实现的可能。但需要注意,当前的技术条件想要实现真正的元宇宙还非常遥远。
扎克伯格此前曾表示,“元宇宙的投资并不能立刻带来利润,预计或许到这个十年的晚些时候,或会更像个真正的商业故事。”
文章插图
元宇宙的难点在于现实世界的虚拟化,通过技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平行世界,这就要求不同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以阿里巴巴谭平的视角来看,元宇宙的技术构成可分为四大层面,分别是全息构建、全息仿真、虚实融合、虚实联动。
以芯片为例,想要实时渲染无比真实的虚拟世界,需要芯片拥有足够的算力。不仅如此,即使主要算力在云端,在用户端的设备上还要考虑芯片的功耗和体积问题,让用户能够更便捷的使用元宇宙设备,而谷歌AR眼镜的失败就是典型案例。
在当前的众多新技术中,笔者认为空间音频是元宇宙发展的一大重要技术。元宇宙想要无比接近真实世界,需要让用户拥有相应的空间感,空间音频能够让用户感知到虚拟空间里不同方向的声音源。这么一看,苹果在AirPods Pro等设备上运用的空间音频技术,能够运用到元宇宙当中,结合苹果自研ARM芯片主打高效低功耗的产品特性,我们有理由相信苹果早就在布局元宇宙了。
无数历史事实同样在告诉我们,真正的“狠”角色一般在爆发前期都是默不作声的。在企业转型过程中,那些声势浩大要革新、要转型的企业,结果往往差强人意,真正能够转型成功的反而是那些平常一声不响搞技术研究的玩家。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快速进步的特征,“技术爆炸”所获得的生产力进步远非此前的技术可比较。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蒸汽时代,再到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技革命,元宇宙或许是下一个新时代,不过想要实现这一切,即使不考虑基础科学进步的情况下,但仍需要科学技术在应用领域的再次突破,才能实现无比接近真实世界的元宇宙场景。
推荐阅读
- 接种疫苗|Facebook将重返办公室工作时间推迟至3月底
- FFacebook全球传播副总裁皮内特离职
- 架构师|原Facebook技术大牛刘家恺加盟小度,任职杰出研发架构师
- 景鲲|原 Facebook 元老级工程师刘家恺加入小度,担任杰出研发架构师
- ceo|原Facebook元老级工程师刘家恺加入小度,向CEO景鲲汇报
- 扎克伯格|2022,「算法」属于人民
- 用户|2022年,扎克伯格能不能“洗白”?
- 实体|Facebook押注元宇宙,为何腾讯、阿里们却大搞实体经济?
- 宇宙|“年度恶人”扎克伯格,实至名归
- met"年度恶人"扎克伯格,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