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卖菜影响互联网大厂10年后生死?( 三 )



这也是为何美团、阿里、拼多多在发力社区电商后一直在持续投入基础端。以美团为例,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美团在社区电商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200亿元,其中相当大的开销用于冷链建设;而在今年8月的一次交流会上,阿里淘菜菜相关人士向虎嗅表示,在接下来淘菜菜将先投入100亿元打开局面。

阿里能弯道超车么?

在大厂卖菜这件事上,美团、拼多多、阿里在做一些看似相同的事。比如在2021年他们都在扩建冷链,并改善流通效率;再比如三大平台都在寻找更多的上游“货源”。

但依然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对待团长的态度,2021年美团优选在持续加强团长体系,而在多多买菜生态中,团长的重要性则在逐渐被削弱。美团优选在拓展新城市后,会非常依赖团长通过微信等渠道进行营销促单。而在多多买菜生态下,团长在“营销促单”上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在部分城市团长的拉新补贴也被降低。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美团和拼多多在社区电商这件事上有各自的“基因优势”。“拼多多的优势是货源,直接和农户、基地形成合作,用保底收购价+产地订单方式锁死产能,并通过平台上低价促销确保销量;而美团的优势是流量和在地方市场的BD资源,基于外卖、单车等消费场景的用户流量,给卖菜业务带来明显的流量加持。”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和美团在内部围绕社区电商都形成了更高效率的“组织架构”。曾有熟悉两家平台的人士透露,美团和拼多多是大厂里较早对社区电商给予厚望的平台。“几乎不存在迟疑或者后悔,义无反顾。”

而这股“斗志”的根源是,美团和拼多多看到了社区电商的终局:颠覆既有的货架电商世界——当社区电商可以卖菜、卖饮料、卖零食时,它距离卖3C产品、卖鞋服、卖美妆还远么?

“次日提比大部分电商物流速度都快,社区电商的价格优势又比较明显,从长远来看这不是一个简单地卖土豆或者黄瓜的生意。”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这种“远图”正是拼多多和美团不惜代价也要做社区电商的根本——去改变5~10年后电商世界的版图格局。

在今年8月的交流活动上,阿里淘菜菜相关人士曾表示,淘菜菜内部对这种长远的“可能性”已有重新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曾有阿里的人士表示,做社区电商这件事在阿里内部是存疑的。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已经有相关人士称社区电商为“战略防御性项目”,而到了2021年下半年社区电商已经是阿里内部的五大新业务之一。(财报信息显示,阿里把淘特、社区电商、本地生活、新零售、LAZADA视为高投入的新业务)

一个明显的信号来自架构和人士变动。今年7月,阿里内部宣布淘菜菜商品运营负责人陈彤彤(花名:惊石)同时兼任数字农业事业部总经理——这意味着阿里旗下农产品供应链和以“卖菜”为主业的社区电商业务正式打通。而早于此,阿里社区电商事业群还进行了一系列变动,据熟悉内部的人士透露“一些用短期营收绩效衡量社区电商业务的管理者,被降低权重或者调走。”

但一个现实问题已经摆在阿里面前,美团和拼多多过去一年多的持续发力,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明显的“身位优势”。截至2021年6月,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已经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家。

“我们需要弯道超车。”据罗杰向虎嗅透露,淘菜菜内部认为,在社区电商这件事上,阿里不能去照搬“友商”的玩法。“阿里的优势是技术以及物流等基础环节。”

罗杰认为,淘菜菜的方向不应该是“提供更便宜的菜”。目前,在淘菜菜内部,正在尝试推出来自城市附近农户的“本地菜”产品,这种蔬菜会平均贵10%,但在化肥农药等环节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想做的是差不多价格下,更好的蔬菜,这可能是淘菜菜的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