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极兔收购百世快递,谁是赢家?( 三 )


价格战|极兔收购百世快递,谁是赢家?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 / 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百世的运转中心也同样使用租赁模式。百世仅对租赁场地进行少量改造,以适配场地需求,且不拥有车辆,而是采取外包和融资租赁共建车队的模式进行干线运输。
租赁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百世通过经营租赁使用权的非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23.88%;相比之下,申通、圆通、韵达、顺丰几家快递巨头披露的长期待摊费用中的场地租赁费占资产总额最高不过1.5%。
也就是说,从财务结果来看,租赁模式未必会贡献利润。
价格战|极兔收购百世快递,谁是赢家?
文章插图
数量来源 / 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百世集团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占据了净利润的70%,而排名第二的顺丰,研发费用仅占净利润的22%。据Wind数据统计,除去中通未披露其研发费用,百世集团是加盟制中对技术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
一位熟悉通达系快递经营模式的人士分析,在快递价格战的背景下,快递公司能否生存壮大,核心在于成本控制的比拼,而成本控制的关键又在于转运成本。谁能够将转运成本降到最低,谁就能在惨烈的价格战中活下来,以相对低的价格抢到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同时确保自己不亏本甚至微利。
中通在2017年以来后来居上,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长期位居通达百的龙头老大,秘密就在于中通的转运成本是通达百快递中最低的。这背后,又与中通加大转运中心、干线的直营化力度,超前布局省际班车、自购土地建设现代化转运中心等产能建设的战略密切相关。其他几家桐庐系快递,近几年也大致沿着类似的方向加大投资力度。
这位人士认为,百世的布局重点导致基础网络能力与其他竞争对手逐渐拉开差距,“基础能力是要长期打造的,一步慢了,就会步步慢,并最终掉队”。
卖掉了快递,百世还剩下什么
接近这笔收购交易的人士告诉燃财经,“百世决定出售快递业务,一方面可以改善财务状况,同时也希望借此转型,聚焦供应链、国际物流等业务,在更加差异化的市场获得机会。”
2021年第二季度,百世总负债175亿元,资产负债率95.21%,高于其他几家加盟制快递以及顺丰。例如同期中通的资产负债率为19.75%,顺丰是57.04%。
百世前中层管理人员李志维在今年9月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透露,“过去一段时间,百世一直找不到钱,债务率高,业绩不好。”这些年百世也一直通过股权融资、票据融资、上市融资等方式积极补充现金流。
前述熟悉通达系快递经营模式的人士分析说,百世集团的的资金消耗点不止在快递,其近几年在金融、便利店、国际等领域进行多元化扩张,也吃掉不少现金流。
对于一心想做综合性物流供应链服务的百世来说,甩开快递业务后轻装上阵未必不是好事。
事实上,2007年成立的百世,直至2010年才借道收购汇通快运上线快递业务。
快递虽然是百世营收占比过半的业务,但远非全部。在周韶宁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念头: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打造综合的线上线下物流和供应链服务能力,包括快递、快运、仓配供应链管理、国际和跨境电商物流等。
而这些业务,每一个都需要巨大的投入。砍掉便利店和快递业务之后,战略收缩的百世可以止住出血点,回笼资金用于战略新兴业务的发展。
在供应链、货运、跨境物流等方面,每一个赛道都具备千亿级的市场规模,行业却停留在小、散、乱的发展阶段,规模化程度不高,用信息化升级的潜力较大,百世在此前也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