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具体应用有哪些方面( 二 )



2.3分析协议技术和移动代理技术
(1)协议分析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便利性优势,处理效率比较高,不会浪费较多的系统资源,及时发现网络攻击行为。分析协议在具体应用中,首先,要对协议与捕捉碎片攻击分析协议加以确认,深入剖析所有协议。如果存在IP碎片设置,要对数据包进行重新装置,使系统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检测出通过IDS躲避的攻击手段,确保协议的完整性。其次,在模式匹配入侵检测系统中,可以将发生解析协议的误报率降至最低,借助命令解析器,可以做到正确理解所有特征串的内涵,及时辨识出特征串的攻击性因素。

(3) 移动代理技术,可以代替客户或代替其他检测程序来进行安全检测,实现在主机之间的自由转换,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第一时间向客户进行信息结果的反馈。对于移动代理技术来说,其优点主要表现为:具有可以支持离线计算的强大功能,在网络资源缺失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网络安全,降低破坏行为的发生;可以在不同主机上进行运作,无需将正在运行的程序终止,在不同主机上自由切换。

2.4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系统简称为HIDS,HIDS安装代理处于系统保护范围之内,将操作系统内核与服务结合在一起,判断主机系统审计日志与网络连接的实际情况,度所有系统事件实施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督与控制。比如启动内核与API,以此来作为抵抗攻击的重要手段,将系统事件日志化,对重要文件加以严格的监督与控制。通过HIDS,有效检测出类似像切断连接和封杀账户等存在的入侵行为。但是对于该系统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所需成本比较高昂,与操作系统和主机代理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主机代理要随着系统的升级而升级,影响着相应的安装与维护工作。

2.5入侵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入侵检测技术往往通过数据的收集来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加以判断,系统日志和网络日志等保密事宜、执行程序中的限制操作行为等,要及时纳入到网络检测数据中。计算机在网络实际应用中,要在相应的网段中设置IDS代理,最少为一个,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入侵检测系统,要设置交换机构内部或者防火墙数据的出口和入口,为核心数据的采集提供一定的便利性。此外,在计算机系统入侵行为较少的情况下,要构建集中处理的数据群,体现出入侵行为检测的可针对性。
同时,在入侵信息收集之后,要采用模式匹配和异常情况分析等模式来进行信息处理,再由管理器进行统一解析。入侵检测技术要及时将问题信息反映出来,并传达给控制器,保证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信息的完好无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