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滤镜"式种草广受诟病,200亿美元的小红书被高估了吗?( 四 )


种草&电商,相辅相成我们要明白一点,单论种草,无论微博、B站,淘宝、天猫,还是抖音、快手,其实都还玩不过小红书。
最初定位时尚内容社区的蘑菇街,一度号称“内容电商潮流的引领者”。但蘑菇街的衰落,恰好证明了小红书的难能可贵。
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为蘑菇街和小红书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季度过后,后者的MAU反超前者,随后迅速拉开差距。
电商|"滤镜"式种草广受诟病,200亿美元的小红书被高估了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东兴证券)
理论上,蘑菇街也有图文+视频+直播的丰富内容矩阵,也有不错的用户基础,但输给小红书,还是败在UGC模式上。
蘑菇街的内容生产模式以PGC为主,UGC为辅,前者主要靠平台认证的时尚达人,后者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数据显示,小红书平台的内容创作者在今年第一季度达到4300万高位,同期蘑菇街尚且不足百万,两者有着天渊之别。
在价值研究所(ID:bttimes)看来,UGC内容模式之所以能在种草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于它能提供当代年轻消费者所需的参与感&沉浸感。
克劳锐一份针对各大平台种草效果的研究中有一组颇为有趣的数据:37.5%的用户会在小红书关注红人,55.4%的用户关注某KOL/KOC的原因是所发内容实用性高。
这揭示了小红书种草社区的魅力所在:用户带着和别人交流的目的而来,继而被KOL/KOC的分享折服,慢慢提高信赖程度高,然后被成功种草。
换句话说,小红书的种草,不是一个打广告的过程,更像一个社交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讲,淘宝和天猫没法好好种草,是因为硬广性质太突出,缺乏小红书社区里博主和用户的双向交流氛围。微博受内容形式所限:缺乏直播、短视频内容供给,单靠传统的图文难以打动日益挑剔的年轻用户。
但这些平台还都有一个共同问题:不走UGC模式(或者发展得不顺利),用户就会缺乏参与感,只靠KOL/KOC带货,难以维持社区活跃度。
艾媒咨询的一份调查显示,小红书用户的使用目的中,“了解某种产品的介绍及用户使用心得”、“购买小红书商城的商品”排名靠前,比例加起来超过80%(不去重)。
电商|"滤镜"式种草广受诟病,200亿美元的小红书被高估了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艾媒网)
这意味着,只要给用户提供足够便利的交易环境,他们会很乐意在小红书拔草,购买自己心仪的产品,而不用跳转到淘宝、天猫等第三方链接。
有鉴于此,小红书也是动作不断。
近日,有赞、微盟先后宣布和小红书达成小程序商城解决方案合作协议,有赞和微盟的商家都将悉数接入小红书平台。
以微盟为例。据官方信息,10月20日启动首轮内测之后,就有百余家商家报名申请,包括多乐士、鸿星尔克、卡宾、艾莱依等和小红书生态高度吻合的商家。
前面我们提过,小红书广告业务饱受争议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转化率低。而想提升转化率,一个很关键的任务就是,提高用户的交易便利性。
闭环,还是那个最重要的电商交易闭环。
接入有赞、微盟,大大丰富小红书平台的电商生态,逐渐砍断第三方链接之后,用户的交易无疑会变得更加便利,从种草到拔草要经历的中间环节也会进一步缩减,电商业务的活跃度自然也有望进一步提高。
当然,小红书要做内容电商,不会缺少对手。
知乎在近段时间悄然宣布上线自营电商,有发力电商业务的倾向。
不过,据价值研究所(ID:bttimes)观察,知乎目前上线的产品品类还不算十分完善,双十一秒杀专区以手机数码、日用百货为主。而且知乎首页目前还没有自营电商的一级入口,在正式上线的时候也只是通过官方账号“知乎好物推荐”发布了一条动态,以至于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怎么进入自营商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