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大厂都在谈的数据思维,到底怎么建立?( 二 )
文章插图
在这种由粗到细的思考中,你会发现:数据大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决策判断。
如果“亏”的仅仅是潜在收益,则只需安抚人心即可。
如果“亏”的是实钱,但是和身家比起来不足一提,你请他吃顿饭就好。
这就是数据思维的最大用处:通过量化的、精细的数据,把思考建立在事实之上,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常说: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这个题目里所包含的,需要用数据思维的地方非常多。注意,问题问的是:“怎么办!”那么回答的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做法,比如“不管他”,比如“快跑路”。从问题到应对策略,需要量化思考的地方非常多。
比如:
- 是不是目前大环境不好,谁炒谁亏?
- 是不是这个哥们本来就不会炒股?十炒九亏?
- 是不是仅仅在一支股票载了?还有翻盘机会?
甚至有可能在梳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隐藏的真相。比如明明这哥们亏的是潜在收入,为啥还愁眉不展呢?排除了客观原因,那很有可能是主观原因。比如产生了自我怀疑,怕被老婆/朋友/亲戚鄙视等等。这时候就能跳过表象,更深入地解决心理问题。
总之,利用数据思维,把问题认真梳理清楚,总有有益的。不但能解决桌面上的实际问题,也能发现桌面下的潜在问题。对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帮助的。
要注意的是,数据思维,不是一个黑箱,不是一粒发财丸,不是一条“阿瓦塔克拉芙拉”这样的咒语,而是通过认真细致的梳理,通过一条条线索推导出结论。最后拼起来一张完整的全图。
比如亏了100万,如果把各条线索都梳理完,可能有如下逻辑,同学们有空可以自己试试哦。

文章插图
四、数据思维的不足注意:数据思维并不是万能的。从本质上看,数据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有逻辑的、讲事实的思维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依靠理性、逻辑、事实来做成功的。甚至有些学科,就是通过感性、冲动、情绪化来把事情办成的。
- 比如营销领域,就是用口号/包装/宣传,制造溢价,鼓励冲动消费。
- 比如传播领域,就是用笔法/包装/故事,吸引眼球,制造轰动效应。
- 比如设计领域,就是靠创作者个人天赋与灵感,打造吸引人的作品。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获取准确的数据实在太难,速度也太慢。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靠有限的数据做决策,此时即使再有数据思维,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业务的敏感性,坚定的执行力,灵光一闪的直觉,都能成为制胜的因素。
五、锻炼数据思维小技巧锻炼数据思维最好的方法,不是去看什么《底层逻辑》《核心思维》的书,而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尝试多问问题,多努力寻找数据。
当遇到数据的时候,多问:数据以何种方式采集?采集时间范围?计算公式?而不是不管数据来源,张口就说:我就感觉这个数据不对,因为我没看到……
当遇到大小多少快慢好坏一类判断的时候,多问:指标是什么?标准是什么?而不是不管判断标准,张口就说:我觉得对!/不对!
当遇到决策的时候,多问:我依据什么做决策?结果用什么衡量?要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条件数据大小变化,我会改变决策吗?而不是张口就来:老夫从业十年,我说的就是对的,咱就这么搞。
推荐阅读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安踏|市场遇冷,共生能否拯救大厂?
- DIOR|微信红包封面又上新!DIOR、GUCCI定制红包封面来了,好友都在抢
- 微信|把表情隐藏掉!简单几步制作微信隐藏表情包,身边的人都在用
- 人货匹配模型没搞懂?互联网行业都在讨论它
- 神器|伪造聊天记录?使用这个神器一键生成微信对话,朋友圈都在用
- 星球|外包人,假装在大厂
- met圣诞节,美国老铁都在“元宇宙”里狂欢
- NFT|2021年大厂的内卷,在NFT领域画上休止符
- 杨昭烜|腾讯网易阿里百度,四大厂商的元宇宙产品,你最看好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