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新泰市新甫街道:乘电商快车,走致富高速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夏忆 张丽 采访人员 王坤
“双十一”即将来临,新泰市新甫街道电商大户赵滨在忙着和工人一起打包商品,和客服商量“双十一”的营销计划。他忙得不亦乐乎,“今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000万,好戏还在后头呢,就看这个双十一了!”和他一样,整个新甫街道的做电子商务的3000多人都在忙活着备战“双十一”。
赵滨的家乡是新甫街道,近年来,新甫街道乘着电商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狠抓互联网机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创新发展”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电商经济。
电商|新泰市新甫街道:乘电商快车,走致富高速路
文章插图
电商|新泰市新甫街道:乘电商快车,走致富高速路
文章插图
政府引导 燃起电商火苗
新甫街道的电商火苗是从哪里开始的呢?还是要说回赵滨,这个新甫街道的第一个淘宝电商户。
时间推回到2007年,彼时淘宝刚刚兴起不久,用户也较少,大多数人还是在线下实体购物为主。在偶然的机会中,赵滨接触到了淘宝,发现淘宝中的商品物美价廉,便尝试着自己开店铺售卖。赵滨说:“最早的时候我卖加湿器,电热水壶,没想到不久就卖出去了,而且有时候一天能卖100多件。”几个月下来,赵滨的销售额达到了10万元,除去成本还有一万多元收入,而那时,他的工资一个月仅有1000多元。
到了2010年,他选择辞职开始专门经营淘宝,售卖的商品种类也从加湿器换成了足疗机,后来又代理了夏季丝袜和保暖内衣,在不断的摸索中,赵滨的淘宝店铺经营越来越好,也从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4年,新甫街道看到了电子商务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也在赵滨的创业故事中得到了启发,为鼓励更多村民从事这一行业,印发《关于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工作的公告》,引导赵滨从市区回到街道的西西周南村发展,组织电商“头脑风暴”,点燃了电商的火苗。
回到西西周南村,在政府的协助下,赵滨的仓储厂房从原来的200平米扩张到了2000平米,赵滨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生产车间,生产一次性餐盒用品,也带动了当地20多名妇女村民做客服和包装工作。
看到赵滨的发展,村里的人也纷纷效仿,常来请教。街道因势利导,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一场电商“头脑风暴”,赵滨作为电商带头人总不会缺席,他说:“开始从事电商的,或者有兴趣学习做电商的村民都坐在一起,互相讨论学习,给彼此出好点子,大家都奔着同一个方向出发,气氛都很好。”
很快,两年后赵滨所在的西西周南村的40多户都干了起来,“整个村400多户人,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开始做起来了。”
电商|新泰市新甫街道:乘电商快车,走致富高速路
文章插图
电商|新泰市新甫街道:乘电商快车,走致富高速路
文章插图
电商|新泰市新甫街道:乘电商快车,走致富高速路
文章插图
持续推进 上榜泰安首家淘宝镇
西西南周村成为泰安首家淘宝村,这无疑给街道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板,也增加了街道继续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的信心。
2017年,新甫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专门设立电商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咨询电商运营知识、办理相关执照证明;在淘宝村设立电子服务中心,为街道电商从业者提供技术支持和电商培训,在全街道形成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浓厚氛围。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街道还在淘宝村盘活利用周边闲置土地及废弃厂房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实施电商产业园,一期项目为重新升级改造闲置废旧厂房。
走进一期项目改造过的淘宝商聚集地,路面平整,房屋整洁,南面一排小平房里入住了十几家淘宝商户,每一间平房门口都挂着一个小小的牌子,譬如北极人金诺店。新甫街道经贸科科长史修甫介绍说,“我们把废弃厂房重新改造后吸引了更多淘宝商户入驻,每一个小平房里都是一个淘宝电商的大本营,运营和客服都集中在一起办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