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第十三个天猫双11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成为关键词

采访人员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汗青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天猫双11已经走过了十三个年头,今年的双11,尽管周期拉得更长,启动时间更早,却有人认为今年的双11声量大不如前,双11哑火了。
销售额|第十三个天猫双11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成为关键词
文章插图
产生这种想法,主要原因在于平台和商家对于双11成交数据的宣传弱化,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弱化数据中的“量”,关注数据中的“质”,正成为双11发展至今的新变化。
11月11日下午,天猫事业群副总裁吹雪在双11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是天猫双11关注的最重要的目标。“我们更看重消费者和商家体验的提升,以及更健康的商业生态。”他表示,29万参与天猫双11的商家表现出色,包括国潮老字号、新品牌以及国际大牌都拿到了不错的业绩。
非遗成交额过亿 商品流通带动文化传播
国潮与国货是今年天猫双11新消费的核心关键词。
增长质量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国货的崛起。鳌头财经了解到,截至11月11日8点,220家老字号品牌在天猫双11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其中包括金徽、桂花庄、白水杜康等多家中西部地区的老字号,回力等品牌销售额更是突破1亿元,充分印证了“老字号是最成功的新品牌”。
“德州扒鸡销售额是去年的近4倍。旗下新品牌鲁小吉的奥尔良鸡腿、自热鸡煲等新品受到了众多95后消费者的喜爱。”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崔宸说道。依托天猫,曾经只在北方地区享有知名度的德州扒鸡销往全国,“外省尤其是南方的消费者,占比已经超过六成。”
销售额|第十三个天猫双11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成为关键词
文章插图
除了德州扒鸡,还有更多老字号成为了“新品牌”。鳌头财经从天猫了解到,今年共有184个老字号在淘宝直播间直面消费者。
国货焕发新生,国潮也“站上C位”。11月11日首小时,就有8个博物馆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倍。三星堆、河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还首度联手,集合各家馆藏珍品,推出了一套限量版联名考古盲盒。
据了解,非遗商品和联名款在今年天猫双11首次开启专属会场。00后消费者在消费金额与人数上都比去年多了一倍,笔墨纸砚成了“网红爆款”。截至11日上午10点,“古董级”品牌善琏湖笔等非遗店铺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140%,主营徽墨的胡开文同比去年增长超20倍。
据《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共有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今年的天猫双11,不仅将商品送进千万家,随之送出的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传统文化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上,天猫找到了新路径。
国货出海成为品牌新增量
如果说对于国货、国潮的挖掘是天猫在纵向上帮助品牌寻找价值,那么今年今年天猫双11“国货之光”的加速出海,则是让这些地方产业带名片火到海外,在横向上触达更多消费者。
据天猫介绍,双11期间,“国货”在海外消费者购物车里占据C位。福建运动产业带、曹县汉服产业带、顺德小家电产业带、佛山家具家居产业带、安吉电竞椅产业带成为出海增速最快的五大产业带。
从数据上看,国货出海势头强劲。鳌头财经了解到,今年双11鸿星尔克通过淘宝、天猫出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00%,同时带动福建运动产业带出海销售额同比增长近50%。同样“师出福门”的国货品牌361°、安踏的出海销售额也持续领跑。
销售额|第十三个天猫双11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成为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