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s|王健林去世,马化腾生日,为什么谣言越假越有人信?( 二 )


不管是王健林去世,还是“WHO要将中国划为「疫区国」,从而令中国经济全面崩盘,甚至经济倒退20年”,可以看出,大多数谣言都是负面的。
这是因为,人脑本身就对负面的信息更敏感。
我们总是能清楚记得自己犯过的错,哪怕已经过了好几年,却很难记住自己取得的小成就;对于别人的批评我们总是印象深刻,对于夸奖我们却转身就忘……人往往会更多地注意负面的信息和事物,并且强化这种体验。
bots|王健林去世,马化腾生日,为什么谣言越假越有人信?
文章插图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博士在他的书《大脑幸福密码》中,对此做过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说,对消极体验来说,你的大脑就像维可牢(粗糙、黏性强);对积极体验来说,你的大脑却是特氟龙(一种比较光滑的材料)。
因此,说马化腾破产,远比说马化腾成为世界首富更抓人眼球。
当然,这两个都是谣言。
谣言传播得更快
人是关键
谣言到底能传播得多快?
《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或许能说明这一点。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科学家Soroush Vosoughi,他和同事收集了推特2006~2018年间的数据,选出126000条被6个独立事实检查组织调查过的新闻推文。
这些新闻被300万人转发过450万次,其中有真有假,他们将真假新闻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即使是热度最高的真实新闻,也很少传递给1000个以上的推特用户,但虚假新闻经常能被传递给1000甚至10000人。
bots|王健林去世,马化腾生日,为什么谣言越假越有人信?
文章插图
据他们的分析,虚假内容传递给1500人的速度,比真实内容传递给1500人的速度快6倍。而且,首次看到虚假新闻就转发的可能性,比真实信息高70%。
那么,谣言为什么会传播得这么快呢?
一开始,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僵尸粉(原文是social bots)助推了这些谣言的传播,比如这些僵尸粉可能会扭曲信息,但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去除由bots生成的转发后,假消息的传播依然比真消息快,且这些bots没有刻意给假消息头条的位置。
也就是说,合格的bots是没得感情的,不会偏心谣言。
bots|王健林去世,马化腾生日,为什么谣言越假越有人信?
文章插图
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人。
首先是情绪问题。
虚假新闻大多会引发恐惧、厌恶、惊奇等情绪反应,而真实新闻更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欢乐、信任等感受,显然前者更能激发人们的行为。
关于情绪,让-诺埃尔·卡普费雷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说是为了自我解放,谣言是发泄的第一个阶段。谈论某些谣言,可以减少焦虑和孤独感,使得被压抑的好斗性发泄出来。
而且,谣言总是“有人说”的,这消除了人们的犯罪感。
bots|王健林去世,马化腾生日,为什么谣言越假越有人信?
文章插图
其次,谣言足够新奇和有冲击力,谈论谣言就等于拥有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指个体利用人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来塑造自己的产品或者思想,或者通俗地说,社交货币就像一种社交筹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得拥有足够多的社交货币。
对方的回应、评价、参与频率和程度,这些都是衡量社交货币数量的指标。
而恰好,谣言足够新奇,足够重要,也足够引起讨论。相对乏味的真相,则被抛掷一旁。
bots|王健林去世,马化腾生日,为什么谣言越假越有人信?
文章插图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汪凯曾就谣言传播,举过这么一个例子:
三个科学家,第一个是纳什,电影《美丽心灵》的男主原型,博弈论里“纳什均衡”的提出者,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二个是霍金,不多介绍。第三个是爱德华·威滕,他是一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