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美|过完双11,我去闲鱼当二道贩子( 四 )


嘉美|过完双11,我去闲鱼当二道贩子
文章插图
来源 / 受访者供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双11后,用户确实有产品流通需求。
消费后回血、处理闲置、体验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人能在闲鱼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闲鱼的一面是,买卖东西便宜又方便。陈宇经常在上面淘东西,“之前有网吧倒闭老板处理货品,我买的10元四个的鼠标、50元的键盘都很好用。”嘉美把闲鱼当成处理闲置物品的工具,“我之前经常乱买东西,后来发现很多不常用又舍不得扔掉,在闲鱼上虽然卖得便宜,起码能回点血。”
在晓阳看来,闲鱼是一个低成本体验新产品的最佳渠道。他一年在闲鱼上的交易额有10万元左右,“只要出了数码新品,我都会买过来玩,一段时间后再卖掉,有时赚有时赔,但为了体验新品,即使折价亏一点卖出去成本也不高。”
但是,闲鱼的另一面是,也确实有不少投机分子在这个平台上打擦边球。
陈宇曾经在闲鱼上购买写真素材,“买过来的网盘链接里甚至还有涉黄的图片,我都不好意思去公司报销。另外,搜索‘证件’,有商家引导加微信之后声称可以办假证。也有人专门在上面骗未成年人,这对一些心智发育不全的小孩伤害挺大。”
总结下来,闲鱼就是网络版二手市场,是一个刚需和灰产并存的平台。
对闲鱼来说,它不赚取用户交易的钱,主要的营收来源是广告,所以它需要的是流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台上的正常交易和灰产,都为其贡献了流量和用户活跃度。所以,流量需求和平台强监管一定程度上相互矛盾。再者,即使平台有心监管,投机分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实际执行难度也很大。
“闲鱼平台本身的约束和规范没有那么严格,用户入驻卖东西也不需要评估,只能靠买家自己多留一些心眼。”陈宇提醒。
所以,不管是双11后着急回血的闲鱼卖家,还是趁机薅羊毛捡漏的买家,交易时都要擦亮双眼。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嘉美、晓阳、陈宇、韩冰为化名。
作者:唐亚华,编辑:黎明;公众号:深燃
本文由 @深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嘉美|过完双11,我去闲鱼当二道贩子】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