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宜信旗下宜享花被通报,侵害消费者权益何时休?
文章插图
监管明令禁止金融科技和助贷平台侵犯消费者权益,宜信似乎仍不收手。
撰文 | 冬弥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近期,宜人金科关联现金贷品牌宜享花遭海南省网信办点名通报,海南网信办在巡查检测时发现宜享花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作为贷款类App,宜享花关联广大群众隐私安全和个人权益,因此监管责令宜享花相关运营单位限期整改。
宜享花是由海南宜信普惠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宜信小贷”)运营的助贷平台,前不久宜信小贷发生工商信息变更,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15亿元。从去年至今,宜信小贷完成四次增资,注册资金共计增加了13亿元。宜信小贷想增资做大做强,却没能把好合规关。
除了收集信息违规,宜享花还涉嫌营销夸大误导消费者。宜信曾依托宜人贷叱咤互联网金融,如今宜人贷升级、宜人金科业绩回暖,但难回高光时刻。
侵害消费者权益
宜享花违规采集使用用户信息,与监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意志相违背。金融服务线上化后,个人信息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输出用户画像、制定营销策略以及识别风险的重要依据,部分企业为了商业价值最大化,过度挖掘和滥用个人数据,导致用户的隐私、财产被侵犯。
早期,金融市场中的助贷平台和大数据风控服务商普遍存在过度采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乱象,例如强制读取用户通讯录、未经用户同意向关联方输送个人数据等。监管出手整治后个人信息非法采集乱象才得以消停。
在实际的金融消费活动中,如果涉及助贷平台,个人信息采集和使用的环节就会增加,这也会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隐患增加。此前,监管陆续通报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侵犯用户隐私现象,行业趋向合规发展。
尤其在《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各类机构严格按照合法、正当、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使用和保管客户信息。宜享花仍踩红线经营,可谓不顾消费者权益保护。
除了侵犯用户隐私,宜享花平台还以“借款免息”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办理会员权益。在宜享花App页面中,点击“借款免息”便跳转至会员办理页面,包含179元的白金季卡和299元的钻石年卡。该服务涉嫌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告知义务履行不充分。
宜享花创收项目较多,环环相扣引导用户办卡消费。当用户申请贷款失败,平台推荐用户购买pass卡,称能把通过率提高95%。可是当用户购买权益后,还是申请失败。这个产品的巧妙之处就是没有承诺用户一定能通过贷款审核。
宜享花主营主体宜信小贷隶属于老牌金融科技公司宜信旗下。工商信息显示,宜信小贷由宜信普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股权穿透后,宜信小贷的实际控制人为宜信创始人唐宁。
文章插图
宜信小贷运营的贷款产品主要为宜享花和针对小微电商的商通贷。虽然宜享花贷款申请页面公示了贷款利率,但商通贷页面仅有“无抵押”、“额度高”、“放款快”等提示,未公示利率,这明显与监管要求所有贷款平台公示利率不符。难舍助贷业务
宜信作为早期P2P玩家,在消费分期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现在借牌照参与先买后付业务,可能是宜信信贷业务升级扩张的战略体现。2012年,宜信推出网贷平台宜人贷。两年后,唐宁在致宜信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写到,宜信已经发展成世界排名第一的P2P公司。2015年,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
推荐阅读
- 黑客|Woollim旗下艺人SNS疑似遭黑客攻击?全换神秘黑头像引发网友关注
- Sp8点1氪丨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喜茶涉嫌广告虚假宣传被罚45万;马斯克旗下SpaceX再融资逾3.3亿美元
- Twitter|Twitter宣布 10.5 亿美元出售旗下聚合平台 Mopub
- 太平洋集团|知名化妆品巨头撑不住了?旗下又一品牌关闭超80%中国门店
- 宜家|因运输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宜家旗下产品将平均提价9%
- 关停|突发!阿里旗下相互宝将关停,用户过亿,监管已多次提示风险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发布丨违反7天无理由退货、虚构原价……最高法就网络消费纠纷征求意见
- 宜人贷借款|宜信小贷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增资至15亿仍未达跨省经营标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扫码点餐灰色产业链调查: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用户信息被转卖给数据公司
- 红米怎么连接蓝牙耳机-红米蓝牙耳机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