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GMV一年翻倍!拧巴的知乎电商,站着把钱挣了!

11月22日,深度问答社区知乎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知乎第三季度营收达8.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1%。
知乎的用户规模屡创新高,三季度平均月活达到1.012亿人,同比增长40.1%。
而在电商领域,截至9月30日,知乎今年的商品交易总额(GMV)累计近50亿元,同比增长达92%。
什么,知乎也进入电商领域了?流量的尽头都是卖货吗?
GMV|GMV一年翻倍!拧巴的知乎电商,站着把钱挣了!
文章插图
知乎电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时间回到2013年,知乎从原本的邀请注册制变为开放注册制度。一时间注册用户从40万暴增至400万。
以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人群为初始用户的知乎,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高质量内容社区的印象。首批用户包括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和马化腾等200多名知名企业家和人气VC。
GMV|GMV一年翻倍!拧巴的知乎电商,站着把钱挣了!
文章插图
但是和大多数内容社区一样,随着开放注册,用户数量激增,知乎内部的内容生态也出现了转变。从原本的高端精致风,转变向更偏向大众的通俗文化风。一句“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经典调侃,就是对大众眼中知乎样貌的描摹。
但是凭借着之前的优质用户积累下来的优质答案,知乎依旧不断吸引着新用户前来朝圣。至2018年8月底,知乎的注册用户数量超过两亿。
如此巨大的用户数量,不由得引人思考,知乎究竟靠何种方式来盈利呢?
广告还是知识付费?电子商务还是直播卖货?这些问题困扰了知乎很久很久。而电商卖货的噱头从那时就开始张扬起来。
一向以内容为主要业务的知乎平台,很难一下就转向卖货这个领域。而且如此大的转型,对用户以及社区生态的冲击,也是无法想象的。为此,知乎走上了慢慢铺垫的电商之路。
2019年9月份,为了迎合商家对于“软文”的需求,知乎主动推出“好物推荐”功能。据知乎官方介绍,创作者可以在回答、文章中插入商品小卡片。
当其他的用户购买该商品时,问题回答者就会获得相应的佣金。目前,知乎和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家捆绑,用户可以直接为平台的商品导流。
这个模式被知乎称为“商业内容解决方案”,创作者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的写软文,而是可以正大光明的在回答中添加购买链接,从而获得佣金。
GMV|GMV一年翻倍!拧巴的知乎电商,站着把钱挣了!
文章插图
(知乎好物推荐创作者的招募条件)
至今,这种“带货”模式所带来的收入,在知乎总收入中,占比达到33.8%,三季度同步增长超过500%。
这是知乎电商化的第一步,从简单的问答社区,做成一家好物推荐官。并且结合创作者本身极为专业的测评分析,使得用户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心悦诚服地接纳购买建议。
从此刻开始,知乎走上了电商之路。
GMV|GMV一年翻倍!拧巴的知乎电商,站着把钱挣了!
文章插图
步步为营,知乎电商之路坎坷
只是单纯的作为电商的附属渠道,这显然不是知乎的目标。
2019年底,知乎召开首届线上电商峰会,阿里巴巴、苏宁易购、支付宝、菜鸟网络、微信支付等方面的代表出席峰会发表演讲,并留下众多深度回答。
知乎希望提供集中讨论的平台,对电商平台战略布局、促销玩法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现在我们打开知乎,依旧可以看到大咖们当时留下来的足迹。
召开电商峰会,提升行业影响力,然后顺利进军,这是知乎的好主意。但是2020年的疫情,却打乱了知乎的计划。
直到今年3月份,知乎赴美上市,面对投资者热切的目光,知乎的电商之路又重回眼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