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腾讯一家子软件暂停更新,释放出什么信号?( 二 )
从收到通知到开始修改再到完成整个程序,大公司处理效率可能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频繁多次的内部更迭也让一些应用难以改动,此前下架的微信电话本实际上已经自2018年起就不再更新,存在着较高的合规成本。
文章插图
诚然,我们多半不能把现在看到的结果视作“大公司病”,在外部分析事件往往都是盲人摸象,无法直达真正的原由。但经过这样一次影响范围不小的事件之后,腾讯还有其他被通报或没能做好信息保护合规的大公司们,是该想想怎么打好信息安全基本功了。
个人信息安全走上正轨随着智能手机全民普及,属于所有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行业却一度出现过种种个人信息乱象。企业出于商业利益等考量肆意获取各类个人信息数据,甚至会有用户不允许上传信息就不能用的应用,个人信息却很少获得妥善处置,泄露、盗用的情况给比比皆是。
后果不容乐观:普通用户利益严重受损,难以有效地保护本不应被随意获取、传递的个人信息。互联网公司也越发地不受信任,人们没办法放心使用服务,本应带来快速进步的创新不得不放慢了脚步。不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将导致用户、企业多输。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得以实施的今天,不管是行业主动自肃还是监管部门介入,互联网公司都应该加大对做好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设计,以及完成相关法律法规合规工作的投入。这样才能换来一个正常运作,可以持续生长出创新力量的行业生态。
一位资深的互联网行业观察者表示,互联网公司合规部门越来越重要,可能还要设立首席合规官。越来越多法律政策在监管着,互联网公司不能只是表面声明说整改啥的就可以了,要落到实处才行,产品可以进行技术审核,同时也有巡查、用户、媒体等更加广泛的监督。
商业公司追逐利益和效率合情合理,但在书写为外界津津乐道的故事之前,必须要尊重用户,做好不仅仅是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的基础工作。互联网行业种种创举固然令人心潮澎湃,然而看似不起眼的用户的肯定与支持,才是让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根本。
我们一直相信,从无序竞争和野蛮生长走向受监管有规范不会扼杀创新能力,反而会促使行业更快更稳健地找到健康生存之道。最终为之受益的,将是每一个平凡又不普通的个人用户以及全社会。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起诉|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腾讯|被约谈点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马化腾还扛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