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新消费热潮在消退,逸仙电商能等到长期价值兑现吗?( 二 )
而大环境开始变化时,也正是那些“产品不好、生意模式不对”的竞品开始从爆红到暴死的时候,同时,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就因为整体不好,所以很多投资人开始考虑不会扶持美妆行业的新创业者,转向其他赛道。
那么在这个时候,留下的国产美妆品牌,遭遇到的竞对压力反而会变小,迎来实现长期价值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圈内人会说:“活下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从逸仙电商的发展路径和成绩也能看出来,我们说2021年可能是国货化妆品品牌改变命运的一年,但从品牌自身来说,要想转向好的结果,肯定不能在这一年才开始改变,必须先知先觉。
2不去复制欧莱雅,逸仙电商在做”李宁+安踏”的综合体?外界对逸仙电商的讨论中,有一个它是否会成为中国欧莱雅的命题,但坦率地说,欧莱雅路径很难复制,因为它是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来沉淀品牌、渠道、研发、组织的能力和资产。
但国产消费品品牌的突围之路是可以借鉴,比如李宁和安踏。
说到体育服装品牌,中国消费者应该都知道,晋江是中国运动鞋的传奇之地,这些从贴牌代工到发展自主品牌,涌现出了大量国产体育品牌,但从无到有容易,从低端到高端,对抗阿迪、耐克就始终捅不破那层“窗户纸”。
李宁和安踏应该是两个标杆 (不过李宁不能算晋江系)。
记得大概在10几年前,我看过一个圈内人士关于国内运动品牌如何突破的讨论,总体比较悲观,说是设计师的任务主要就是到处抄袭(主要是耐克阿迪最新款),快速大批量出图纸,然后大量上市抢热度,其中提到李宁是少数可以踏实养设计师,做原创设计和研发公司。
李宁也确实在研发上孜孜不倦,从2006年退出李宁弓、到部分鞋款具有国际收藏价值的韦德之道、再到今天打出名堂,二级市场价甚至一度高于耐克旗舰篮球鞋的驭帅14?,可以说是中国体育品牌向上突围的标杆。但李宁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产品矩阵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安踏是另外一条闷声发财的路径。
安踏2020年财年收入355.1亿元,毛利润达到了惊人的207亿(李宁营收144亿,毛利润70.94亿),其中收购的国际品牌FILA应收增长18.1%至175亿元,迪桑特和KOLON SPORTS等涨势也明显,这就是多品牌策略的成功。但从民族品牌高端化的使命看,安踏不如李宁。
而从李宁和安踏的案例看,重研发+多品牌无疑是消费品贯彻长期主义的最优解。而完美日记显然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从财报看:
首先,研发投入为3580万元,同比增长148.6%,研发投入占净收入比例达2.7%。前三季度逸仙电商研发投入9870万元,该研发费用及费率均处于国内美妆上市公司第一梯队行列,同时费率向国际一线化妆品公司看齐。
同时,继续深化同海外内多家知名机构的深度合作,比如在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法国里昂大学医学院3D皮肤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在今年的进博会上,逸仙电商又与上海瑞金医院、科丝美诗、莹特丽三家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及上下游合作方正式签约达成战略合作。
加上自建工厂,逸仙电商的Open Lab开放型研发体系进一步壮大。
其次,逸仙电商的多品牌矩阵已经成型,不但涵盖美妆的低、中、高端产品,也在护城河更深的护肤品领域有所建树。
目前,公司旗下已经拥有了八个品牌,包括Perfect Diary完美日记、Little Ondine小奥汀、Abby’s Choice完子心选、Galénic法国科兰黎等。
文章插图
其中,美妆基本盘稳定,在大环境压力激增的情况下,完美日记双十一的销售额依然位居国货彩妆第一。更值得留意的是,护肤品快速崛起,Q3逸仙护肤品类整体营收同比大幅提升超250%,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岚图FREE|岚图FREE首次OTA升级 新样貌与新体验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邮件|华为花瓣邮箱 App 新版测试:支持多账号登录,新增保护邮件活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