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低代码发展专访系列之一:低代码平台产品的使用者都是谁?( 二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专业开发者和程序员其实不完全划等号。按照Gartner关于平民开发者和专业开发者的划分,凡是向IT部门汇报的开发者都是专业开发者,而向业务部门汇报的开发者则是平民开发者。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职责和岗位划分,而不是技术能力。所以,不管是Outsystems还是活字格,使用者中都不乏在企业IT部门中从事低代码开发的初级技术人员,这些人与程序员配合,前者负责简单的增删改查和页面设计,后者则更关注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以及编程扩展等高技术含量的部分。
轻应用场景的低代码平台:
据我对国内市场的了解,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在体量上并不占优势。在资本的牵引下,国内的大多数低代码平台在向互联网轻应用场景的平台模式发展,从应用场景到技术路线,和前面提到的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存在很大的差异。
轻应用场景,在企业中它并不是核心业务场景。比如在生产制造型企业,一个轻应用场景举个例子,比如做一张厂商宣传海报,做一个疫情流调的填报等等,能够快速上线,让大家来填写提交的。以此为例,工厂比如说有1000个人,1000个人就都是低代码开发平台最终辐射到的用户群体。
而另外一个方面,软件公司或者企业IT部门使用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来实现核心系统应用,比如生产系统,库存系统。料库和成品库之间库存流转,然后做财务的成本核算,业务财务一体化结算等等,这些核心业务的话,那它的使用群体的用户数量,其实是很小的。一个企业的1000人中可能只有不到100个人在使用。对于互联网公司和投资机构来讲,10倍的用户群体差异意味着质的差别。
所以,在互联网投融资的支持下,国内更多厂商走上了面向轻应用,快速过大用户群体的路线,并取得了动辄上亿的融资回报。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用户群体的规模就决定了中国低代码平台的辐射面,影响到的人肯定是要比欧美更广泛的。
其实,这类低代码平台产品也可以理解为是无代码平台产品,Forrester称这种为LCDP for business developers,与前面将的LCDP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ers对应。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之下,我们相信无代码会从低代码中进一步分化。无代码很快会成为一个新的分支独立出去。因为这一些类型的产品,它的商业逻辑是固定的。那就是拥有更大的用户群体,更大的流量入口机会,更多的投融资,让更多人知道,然后上市变现,这是互联网企业中一个非常典型的路径,与软件开发工具类厂商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
降低二次开发成本的低代码平台:
低代码除了上面这两种定位之外,还有一种类型的典型应用就是二次开发。对于企业级软件来讲,CRM也好,ERP也好,它通常不是买回来就能用的。需要一个团队来进行二次开发,适配企业独特的个性化需求。这个对于大部分企业软件来讲是逃不过去的,甚至可以说是占到很大比例的。所以每一个做CRM,做ERP的厂商,他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怎么样帮助我的实施团队,以及我的商业伙伴,我的代理商的实施团队,去快速的搞定二次开发这件事。但是,在低代码出现之前,二次开发是需要靠编程的方式来实现的,而且必须用主系统规定的语言和类库,推广起来难度很大。
低代码的概念提出后,很多的CRM、ERP厂商第一时间开始琢磨低代码做二次开发这个方向。Salesforce、微软Dynamic以及国内的用友和金蝶也都是基于类似这样的背景提出的低代码平台。帮助行业软件快速完成二次开发,本身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企业个性化应用场景。而且,参与这部分实施的开发者,整体技术水平、技术能力是比厂商侧的研发人员低的,低代码的引入会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推荐阅读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vf|车讯|大众2021年销量创10年新低;少年黑客称发现特斯拉软件漏洞
- 隐私|小米应用商店移除32位包必传限制,开发者可自主决定上传APK类型
- 开发者|小米应用商店宣布移除 32 位包必传限制
- 支付宝|低成本的“赚钱”生意,连支付宝都来分一杯羹?旧物回收成热门
- 新浪科技|苹果妥协,将在韩国允许应用开发者采用第三方支付
- 治理|B站治理恶意表达低俗类词语,多次违反账号将被封禁
- 苹果税|开发者的胜利!苹果将在韩国允许采用第三方支付
- 价格战|薄利多销有多蠢?拼多多低价包邮,不是靠薄利,实则另有“套路”
- 电子商务|非洲部分发达国家喜欢使用电商网购物降低购物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