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牌|美团过冬的暗牌( 二 )
某种意义上,第三季度财报更像一种预告:它展示了一种美团的未来常态——起码从外卖业务上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只要骑手成本无法降低、商铺利润空间无法进一步开发,补贴驱动依然会是关键模型。考虑到这一点,第三季度财报就有了另一层含义:美团清晰地展示了自己的某种“韧性”,它消化了这种成本变量,并证明自己依然可以给用户提供新的激励。
但美团需要消化的关键变量,不只是“驱动模式”。
从2020年开始,美团在社区电商领域就囤积重兵,从2020年下半年至今,这一直是美团投入最高的单项业务。但2021年一系列风向变化,让美团社区电商业务的基础生态发生了关键改变。
2021年,围绕社区电商业务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第三季度,同程生活申请破产、食享会宣布告别“纯社区电商模式”、橙心优选连续“撤城”。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变化是,那个一味追求粗放式、价格战的社区电商江湖一去不返了。对大力发展社区电商的美团而言,这就好比马拉松比赛,刚跑3公里,被告知规则改写。
在美团财报及电话会议上,围绕社区电商的“合理定价政策”被反复提及。而这种变量绝非一种短期因素,对于所有还在发力社区电商的参与者而言,这都是新的基础生态。
消化这一变量并不容易。从去年9月至今,美团围绕社区电商等新业务的投入已经超过百亿元,面对新的生态变化,美团不仅需要调整今后的发展模式,还需要改变已有的框架。
所以在第三季度,美团在社区电商领域大刀阔斧地改革。一方面,美团调整甚至关停了部分经营不佳的“点位”(非撤出城市市场,而是调整仓址、合作小店)另一方面,美团进行了人员架构上的重新匹配。
在今年9月底,曾有知情人士告诉虎嗅,在部分城市,美团BD的任务被重新调整,一部分开拓任务的速度被放缓,甚至部分城市市场重新调整了社区电商业务线员工人数。但这种改变,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带来效果,新业务依然是美团最大亏损项——经营亏损率高达79.5%。
在这样的情况下,34亿罚金的影响就凸显了。
曾有一位互联网资深人士在10月向虎嗅表示,业内都在关注美团的三季报,正是因为多个“不利因素”(罚款、配送成本等)汇聚在同一个财报季。
过冬的暗牌
在不知不觉中,美团正在给自己暗中准备新牌:比如年轻人。
隐藏在三季度财报后一个细节是:2021年七夕,是美团史上订单量最高的七夕。值得玩味的是七夕订单背后的年轻元素——美团在扩张新消费品类并发力即时满足。在七夕当天,美团曾在部分城市推出了30分钟美妆礼盒到家服务:某本土头部国潮美妆品牌的礼盒出现在了美团闪购页面。值得玩味的是,同样的礼盒在传统电商平台需要7~14天的预购才能买到。
有知情人士告诉虎嗅,2021年美团的闪购业务加大了宠物、美妆、潮玩、健身等Z世代及00后喜欢的品类。
一张更为隐秘的牌是闪店仓。
从2020年年中,美团内部秘密开启了闪店仓项目,这是一种社区电商的变种——同样依托前置仓,但只销售快消品而非生鲜,以及只提供第三方货源。实际上截至今天,闪店仓项目在美团内部也处于“试水阶段”,一年左右的时间美团只建成了不足600个闪店仓。
相关信息显示,闪店仓日均SKU超过3000,而其核心用户群正是美团闪购业务线中的年轻用户——他们不愿意漫长等待,希望迅速满足,且喜好多变,需要产品快速迭代。
随着2021年监管力度的调整,大部分尚存的社区电商参与者都在扩大品类。“只做生鲜,死路一条,因为利润空间有限。”曾有相关人士告诉虎嗅,所有社区电商都在进化为基于前置仓的新“综合电商”,但每个平台的战略不同。
推荐阅读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共享单车|美团公开新专利:指纹解锁共享单车
- 专利|美团公开共享单车指纹解锁专利
- 美团|在微信、京东、美团、滴滴上用数字人民币,体验怎么样?
- 春节|“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 美团“年货送到家”覆盖2800个区县
- 美团|人民日报呼吁有效,马化腾在大会上表态,腾讯已联手国家发展科技
- 十荟团|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 龙珠|投资大提速,2021美团拿下6个网红项目,15+科技公司
- 拼多多|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 拼多多|京东之后,美团、拼多多会被腾讯“放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