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物品|封面评论|给差评频被骚扰,扭曲的“好评”动摇着电商的信用地基
文章插图
蒋璟璟
网购越来越普遍,许多人对网购行为进行过评价。不过,有些消费者收到网购商品后,发现有质量差、不符合预期等问题,如果在网购平台打了差评,可能会惹来许多麻烦。有消费者最近在网上买了一双运动鞋,收到鞋子后觉得跟商家此前的宣传相差太大,鞋子品质也存在问题,与商家沟通数次无果,张先生打了差评。没想到,商家对他进行了“电话轰炸”。一天能打十几通电话,拉黑一个号又换一个号,一接就是要求张先生删掉差评改成好评。(人民日报)
“货差还不让说”,时至今日,网购给差评越发成为一件“麻烦事”。一方面需要“极大的勇气”,另一方面也要有承担“相应代价”的觉悟。现状如此,不少消费者发出天问,“网购物品不好还不能给差评了?”当然可以差评,只是“后果自负”。
我们知道,在电商发展初期,其之所以能迅速完成信用积累,核心的逻辑,就是建立起基于消费者真实评价的星级打分体系。不信商家吹得天花乱坠,就信买家现身说法、分享心得。应该说,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卖家由于忌惮消费者的“差评”,便会倒逼自己改善服务、提升商品质量。在这种游戏模式下,“网购”渐渐告别了最初的假劣横行的蛮荒。买家得到充分尊重,消费者主体性得以确认。
然而,随后的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最典型的特征是,买家的“真实意见”被扭曲,网购评价区成为被“人为维护”的重点场域。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好评”成为一种常态,并被捧为某种“美德”“素质”。“随手好评”“默认好评”等不走心的虚假表达,越来越多;而更为恶劣的是,“不给好评”的压力越来越大。非但是“给差评”会被骚扰、威胁,甚至“忘记评价”都会被“提醒给好评”。事已至此,电商的信用地基,已然扭曲变形了。
【 网购物品|封面评论|给差评频被骚扰,扭曲的“好评”动摇着电商的信用地基】当“网购物品不好还不能给差评了”,当虚假的、被诱导的、被操纵的“买家评价”充斥评论区。那么,这必将给整个网购生态构成强烈的逆向激励。也即,不再专注于品质和服务,花钱、花心思维护好“买家评价”即可。不得不说,这是巨大的倒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推荐阅读
- 商家|网购衣服7天内退货被拒,女子多次反映未果,商家晒出数据打脸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异形红包|微信上线新年隐藏款异形红包封面,可通过朋友圈广告领取
- 物品|寄国际快递会被“抓起来”?这些物品千万不要邮寄到国外
- 显示器|网购买家“薅羊毛”,卖家有权不发货吗?
- 用户|一文详解拼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