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抖音VS快手VS腾讯,微短剧付费谁能捷足先登?( 二 )


而在此之前,腾讯视频VIP开放平台,针对于平台内部不同垂直领域的内容,都升级了详细的分账规则,并且开放了线上合作入口。在微短剧领域,腾讯视频提出以会员收入+单点付费收入+广告收入相结合的分账收益计算模式,由此,也可以看出,针对微短剧付费已经撒网已久,静待收获。
微短剧市场蓝海,光靠流量无法出质量各平台都在微短剧领域发力,那么微短剧的市场真的可以挣钱吗?
对于率先尝试短剧付费的快手来说,根据快手相关数据显示,经过两年的积累,快手短剧内容生态已经形成一定的体量与规模,在快手,每天观看短剧的人数已经超过2.1亿,观看总时长达3500万小时。
紧随其后的抖音在短剧业务负责人也曾介绍过,从2019年开始,抖音短剧作者的规模愈加庞大,他们产出的连续剧情或者系列IP短剧,在抖音上被成千上万的用户观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大平台这两年都产出了一些微短剧的代表之作。今年春季,快手推出了轻喜剧短剧作品《这个男主有点冷》,以9.2亿的正片播放量,成为了当前国内短视频短剧行业的第一。
近期,抖音推出的微短剧《恶女的告白》,在平台收获了7.1亿的总播放量,正片总点赞量突破1600万,在此之前,还有像《做梦吧!晶晶》《别怕,恋爱吧!》等作品先后与观众见面。
但是,这些平台推出的微短剧整体上有了流量,却从未拥有过质量。当前,微短剧市场上蛇鼠一窝,绝大多数作品继承了早期网络文学的属性,过于悬浮,各类霸道总裁、刁蛮娇妻轮番上映,同质化现象严重。
而且,这些微短剧基本上都是一些小成本制作,如同是“快餐式文化”,这一点上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便大打折扣,如若微短剧付费想要更上一层楼,必然要加快短剧精品化的进程,未来,或许有更多专业的制作团队下海。
由于当前微短剧市场仍旧还是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观众有需求,制作低成本,平台加收益,种种因素相结合,最后再加上付费模式的推动,微短剧实现盈利将不是一件难事,而微短剧市场也会犹如一片蓝海。
短视频付费尚早,短视频会员道阻且长在很多网友的反应里,其实都将微短剧付费等同于短视频付费,实际上二者之间还存在着较远的差距。
一方面,微短剧的付费或许是短视频平台会员模式的一次试水。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使用率持续走高,目前已接近90%,已成为互联网的底层应用。
快手|抖音VS快手VS腾讯,微短剧付费谁能捷足先登?
文章插图
短视频平台虽然拥有了庞大的用户规模,但是对于创作者而言,在变现上一直处于困境。当前绝大多数的内容创作者实现变现主要为三大途径,即平台分账、品牌广告和直播电商。而内容付费模式的推出,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创作者的直接收益。
但是,内容付费也是具有很高的要求,并非是每一条短视频都值得付费,甚至于包括绝大多数的微短剧付费也并没有得到认可。
相比之下,以知识课程为主体的短视频付费,或许能够成为这一会员点播模式的突破口,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用户也是会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来进行消费。
快手|抖音VS快手VS腾讯,微短剧付费谁能捷足先登?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微短剧的付费短期内难以匹敌长视频的付费,更不会危及优爱腾会员模式。首先短视频平台和长视频平台本身领域不同,各自经营范围有所差异,平台间的杀手锏也是各有所长。
同时,即便短视频平台已经展现出进军长视频的野心,可由于短视频平台长期培养的用户习惯,其实大众更倾向于接受短平快的内容,对于出现在短视频平台的长视频内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