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互联网大厂程序员梦醒时分( 二 )


直到 2004 年,计算机相关专业招生反弹,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崛起,成为过去十年的大热门。
2021 年,这些生于 1986 年的软件工程师们陆续过了 35 岁生日。之后每一年,年满 35 岁的互联网工程师人数都将急速增加。
在这个已不被周遭环境所宠爱的行业,数字 “35” 的现实感前所未有的普遍。
在 35 岁前后,其中的佼佼者们有的管理数十人技术团队,有的是架构师,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中坚。论收入,他们十年翻了一二十倍,已是今天中国社会的前 1%,贴近塔尖的少数群体。今天开始加入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们,很难再得到与他们同等的职业辉煌。
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个数字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开始换不那么激烈的大厂工作、进国企、考公务员,甚至考教师资格证,他们趋向安稳,开始安排后路,不再为曾经来自职业的骄傲而感到确信。
极端焦虑没有那么普遍。这种年龄带来的危机感,更像溅到每个人皮肤上的点点火星,让他们猛然惊醒。
梦醒之后,每个人对于这份职业的未来、互联网行业的未来,以及更重要的,自己的未来都有了更现实的判断,不再抱有浪漫幻想。
他们依然会随意提起一位同行在偶然而精确的时点加入阿里 / 腾讯 / 字节 / 拼多多,迅速完成财富积累的故事。但这样的故事,更像是别人 “买彩票中了 500 万” 一样,充满距离感。
可能是最后一次择业丁阳回到了此前离开的老东家小米。算上股票,这个选择比其他 offer 总价少了 50 万——降薪近 1/3。
这位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曾在此工作多年,后兑现股票还了房贷,跳槽去做在线教育。几个月前,他刚过完 35 岁生日,就和这个行业里的其他几百万人一样,丢了工作。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 “35 岁” 这个年龄的现实意味——简历可以被无理由拒绝,即便有一位腾讯中层的朋友内推。
绝不是因为能力的问题,他很自信:过往面试无败绩;同行业的人交流,对方在思考的问题,他早就解决过。在技术练习网站 Leetcode 上刷题——这种程序员保持进步的操作,他早就通关了,“说实话我的技术水平算是比较顶级的了。”
他最后拿到了几个选择,不乏阿里、美团等大公司。但综合业务前景、适应的难度、再次被裁的风险,他做了相对更安全、更保险的选择:回到小米。
我们约在小米总部楼下见面,不到 2 个小时就碰到了三四波同事和他打招呼。即便走出公司大楼,迎面走来的一些人也会主动向他招手。他现在负责的这个业务,领导是原来的领导,同事也有很多共事过。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多,他需要“更油滑一点”,觉得这对年龄大的人更加友好。
丁阳已经有计划在这干到退休了。他承认,这是感受到职业和年龄限制之后,一个本能的选择。
不同公司对高龄程序员的友好程度,在他内心有个排序,其中小米和京东就属于安全之列。根据脉脉研究院的数据,2019 年小米员工平均年龄为 29 岁,京东 30 岁,比其它互联网大公司普遍多一两岁。

程序员|互联网大厂程序员梦醒时分
文章插图

今年刚满 35 岁的后端工程师路文也打算长期待着,在美团。
生日前一天,他刚跟妻子吵了一架。他抱怨,平时又上班又带孩子很累,原本想假期回老家肆无忌惮玩几天,把孩子扔给父母、跟同学喝喝酒,但公务员妻子的单位不放行,“我知道不该怪她,但我就很生气。”
第二天回到家,没有鲜花、没有蛋糕。公司会有表示吗?这可是在美团——最后他在群里被寥寥几条 “祝路文生日快乐” 的信息,架到了 35 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