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用|论学而思的倒下,不如思而学

学而思“倒下”了,本来没什么好说的,但某鸡娃大V说我污蔑其是“学而思的御用文人”,我就有思路了。我其实没写过任何关于学而思的东西,只是在某篇文章提过一嘴某大V的商业模式。她写了许多给学而思站台的软文,可能有收公关费用(或没有),但评价为“御用文人”应也不过分,毕竟写的就是“歌功颂德”,而且确实能给学而思带来流量和客户资源。
御用|论学而思的倒下,不如思而学
文章插图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该大V觉得我是在骂她,气得全部删掉了。她前几天又来了一篇称赞学而思,内容我不评价,只能说是代表了一类人的看法,不够全面、不够客观。这种事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建议大家前往某乎,可以看到不同角度、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看法,更贴近事实真相。想八卦的话,也可以完全满足需求。
御用|论学而思的倒下,不如思而学
文章插图
有些事实和观点可能难以令人接受,但要试着去理解自己看到的,而不要只看到自己理解的。以后事情如何演变我不知道,但凡一个旧时代的落幕,都会有一帮遗老遗少唱赞歌,因为那是他们最辉煌、最牛逼的时刻;也有受到旧势力压迫、排挤的广大受难者拍手叫好,确实心情非常爽快;更有利益不相干的吃瓜群众,就会依凭自己的喜好来站队,或者墙倒众人推,或者雪中送炭送温暖。结果,在喜欢学而思的人看来,学而思不该倒下,肯定认为上峰错了;在讨厌学而思的人看来,则是彻底倒掉才好,上峰英明。至于孰对孰错,不以人为意志而转移,我们应该看大趋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开历史的倒车,那注定不得人心。御用文人怎么美化,都改变不了事实,妄图复辟更是痴心妄想。
御用|论学而思的倒下,不如思而学
文章插图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仅此而已。
御用|论学而思的倒下,不如思而学
文章插图
学而思的倒下就此带过,我们来看大的校外培训领域。在我看来,学而思(和其它培训机构)之于家长的作用,就是工具。这项工具用得好,对家长教育有帮助,用得不好反受其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理应该都明白。问题出在对工具的错误认识,有些家长将学而思当成了致胜或者不败的法宝,这就很麻烦。而且在各类御用文人、公关软文的推波助澜下,这种错误认识,说实在的,过于普遍了。我能接触到的家长,大多数起初都认为必须上校外培训,不然就会在学业上落后于人,甚至在孩子不到3岁的时候就安排网课了。
御用|论学而思的倒下,不如思而学
文章插图
但教育和学习的规律不是这样,没有学而思,一样可以学业优秀。毕竟选择学而思需要资金成本,缺乏资金的家庭还能选择其它同样能实现目标的路径,或者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发更好的路径。现在一朝变天,有资金的家庭没地使力了,之前又没有思考、规划过其它的方式,自然就会慌张失措。而那些不依靠学而思的家庭,就会不受影响,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利益受损的群体,自然就要抱不平,但光喊改变不了事实,及时转变思路才是出路。《道德经》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不少家庭要度过一段混乱的艰难时期,其实未必不是好事。正好可以趁机好好审视自己在教育上的考虑和规划,是否存在明显的漏洞,是否有被一夜推翻的可能,是否过于依赖外包而忘了修炼自身的内功。亡羊补牢,时犹未晚。人活着,就不免要犯错误,小错不断,偶尔还要犯大错。只要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整旗鼓,再创辉煌是很有机会的事。如果沉浸于错误当中,以错误来定义自己的人生,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