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蕊芳|这些平台,新华社喊你来补青少年模式漏洞!( 二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认为,当下部分平台推出的青少年模式像是被逼“交作业”,少有创意和诚意。
制度配套协力不够、平台运营方社会责任心不强。
蒋俏蕾等多名专家表示,要完善青少年模式仍缺少一些重要制度配合,比如内容方面更明晰的分级制度、对平台运营方“青少年模式”更具体的评估和追责制度等。
佟丽华说:“希望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从战略上来思考,自己的平台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发展是否有益?自己的青少年模式到底是真是假?”
文章插图
青少年模式亟需提质增效
“网络不良信息的反复刺激会使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引发心理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何蕊芳表示,近年来由于网络不良信息导致的青少年心理疾病逐年上升,一些极端事件时有发生,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质量攸关青少年身心健康。
专家表示,网络平台不能将打造青少年模式视为应付差事的“公关之举”,应携手监管部门等各主体从内容、技术、机制等方面不断对青少年模式进行优化。
佟丽华、蒋俏蕾建议重视在青少年模式中做“加法”,推动青少年模式下的网络内容创作、输出,真正以未成年人的视角打造“青少年模式”,以健康、有趣又富有教育性的优质内容来解决“青少年不看青少年模式”的现实难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关振宇建议,不能完全指望网络平台自查自纠效果,应用底线思维前置考虑不良信息给未成年人带来的风险,以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推进青少年模式完善。
“要杜绝刮风式、运动式执法,唯有常态化、法制化监管才能形成长期震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可考虑出台“青少年网络使用管理条例”,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惩戒措施进一步具体化,落地落实。
何蕊芳表示,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中形成上网习惯的关键场所,家长要对孩子们上网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学校除对未成年人在校使用手机进行严格管理外,还应与社会各方合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文化艺术、体育竞技等娱乐活动,让孩子们多一些选择,在现实中找到兴趣点与成就感。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虚假粉丝|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平台|抖音发布首份安全透明度报告 推动平台治理公开化
- 周边|晚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
- 春节|抖音电商公布春节物流政策 承诺平台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