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消息,今日,拼多多发布《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报告显示,在拼多多平台上,1995年之后出生的“新新农人”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崭新力量。截至2021年10月,平台的“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
文章插图
在“新新农人”群体中,女性占比超过31%,达到39060人;00后占比超过16%,达到20160人。
文章插图
在“新新农人”涌现最多的地区中,农业大省、电商大省优势较为明显,山东、广东、河南、福建、安徽排名全国前五。其中,山东省“新新农人”数量超过18000人,排名全国第一。此外,福建省安溪县、河南省夏邑县和虞城县、江苏省沭阳县、山东省曹县成为“新新农人”数量最多的TOP5县城。
文章插图
在新疆、西藏、甘肃、青海、云南等西部地区,“新新农人”数量增速最快,从2019年的2100人增长至2021年的7900人,过去两年增长了近4倍。这也意味着,西部地区的农(副)产品过去两年以爆发式的增速上行新电商,直连全国近8.7亿消费者。
【 农产区|全国TOP5县城,夏邑的“新新农人”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报告显示,95后“新新农人”群体普遍来自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与父辈相比,“新新农人”还具备高学历,懂经营懂管理,擅长整合产业上下游等群体特点。在创业创新的过程中,“新新农人”群体积极回馈家乡,带动当地就业,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已经成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力量。
报告显示,“新新农人”群体普遍具备本科、大专学历,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海外留学生,95%以上均为返乡创业的“农二代”“果二代”“批二代”。
文章插图
在创业过程中,“新新农人”也更加注重公司经营和团队管理,多采用“合伙人制度”,并擅长整合产业上下游。据田野调查发现,每位“新新农人”平均可以带动5至10位95后参与到电商创业中,并平均带动当地就业岗位超过50个,有效推动各农产区实现产业本地化、人才本地化。
在农产品品牌化方面,“新新农人”通过电商效应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打响了会理石榴、平和蜜柚、涌泉蜜橘、秭归脐橙、洛川苹果、宾川大蒜、盐源丑苹果、蒲江猕猴桃等农产区的产地品牌,呈现出“一县一星”、“一品一星”的现象。
来源:中国网科技等
总策划:边照芝总编审:刘争艳
主编:兰希法张鑫责编:小楠校对:波波
推荐阅读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甜玉米|北上广一站购齐,大乡村年货升级:拼多多30亿红包聚焦全国全球尖货好物
- 智能头盔|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可语音接单,拥有碰撞检测
- 凤鸣村|去岁我市农村电商零售额43亿元
- 热搜|“电信断网”上热搜:波及全国多个城市
- 零售额|2021年岷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3亿元大关
- 甄食农业|秭归甄食农业与HIC杭州海橙嗨选签订公益助农战略合作协议
- 春节|“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 美团“年货送到家”覆盖2800个区县
- 农产品|农村电商人才之困:引不来 留不住 难培养
- 红包|北上广一站购齐,大乡村年货升级:拼多多30亿红包聚焦全国全球尖货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