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019年,田某通过“暗网”购买了其他黑客非法获取的某科技公司的账户数据库后,不断完善该数据库,再通过“暗网”以加密通讯工具联络、比特币结算的方式多次贩卖牟利。据悉,该数据库包含公民个人信息6亿余组。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田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12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网络科技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披露了这起“‘暗网’——田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网络安全|6亿余组个人信息在“暗网”上被买卖,检察机关亮剑守护网络安全】据了解,“暗网”是与日常接触的网络相对应的概念,用户必须通过特定的技术与工具才可访问。暗网环境中容易滋生大量违法犯罪信息,在该类平台实施非法交易行为涉嫌犯罪。
2019年间,田某在某“暗网”交易平台上以比特币支付的方式,购买了其他匿名黑客通过技术手段非法获取的某科技公司的账户数据库。之后,田某通过多种技术途径完善涉案数据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再通过某“暗网”交易平台多次贩卖牟利。经查,该数据库包含公民个人信息6亿余组。
2021年1月28日,海淀区检察院以田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向法院提起公诉。2021年4月2日,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田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在该案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注重传统审查与技术审查的深度融合,对“暗网”环境展开技术性调查,查清了“暗网”上涉案数据与信息的流转情况、虚拟货币账户的交易情况以及公民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情况,最终搭建起完整证据链条,依法亮剑,守护了网络安全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
(来源:正义网 文字整理:潘伟)
推荐阅读
- 网络安全|医疗保障局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 网络安全|2021 网络攻击同比增长 50%,Log4j 漏洞“功不可没”
- 数据安全|人民网评:进一步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 国家发改委|企业合规师考试资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企业合规师有何影响
- 安全|网络平台向国外申请上市前应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 实施赴国外上市网络安全审查,保障国家安全|专家解读| 安全
- 系统|盘点:2021网络安全领域六大发展特点
- 上市|国家网信办等十三部门:掌握逾百万用户信息平台国外上市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 g20|继云业务营收翻番之后 谷歌(GOOGL.US)再揽下以色列网络安全初创公司Siemplify
- 谷歌|谷歌将以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网络安全公司Siempli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