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盲盒的消费群体一直偏小众。但在泡泡玛特上市后,较大的毛利空间让资本注意到这一市场,目前已经涌现出52TOYS、19?3、TOP TOY等潮玩品牌。
据悉,稍晚进入盲盒市场的TOP TOY在名创优品线下优势的加持下迅速打开市场,目前已与300家供应商合作,包括漫威、迪士尼等IP。同时,TOP TOY已签约了近200个独立设计师。数据显示,TOP TOY目前自有品牌SKU数量超过160个,其中原创IP数量为6个。
与泡泡玛特押注自有IP不同,TOP TOY和52TOYS的玩法更注重零售端,更多的是加强与知名IP合作来打造出更多产品。
然而,凭借消费者喜好撑起的盲盒市场,正逐步降温。
“新品牌难以产出有吸引力的IP,不少老玩家退坑,让本就是可选消费的盲盒经济面临更大的挑战。”零售行业分析师凌飞宇对采访人员表示,这也是今年在闲鱼等二手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出售盲盒商品卖家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盲盒经济仍面临监管风险。
此前,“文具盲盒”在小学生之间销售,已经遭到央媒点名。
据凌飞宇分析,随着国家监管的日趋严格,盲盒经济朝着更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伪劣产品、“只换不退”、不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指标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都将被遏制。
从头部玩家泡泡玛特的股价也可以看出,赛道热度不及去年。年内,泡泡玛特在保持盈利的背景下,股价一路下滑。2020年12月上市以来,泡泡玛特股价迅速从38港元的发行价一路涨到最高每股107港元,市值达到1500多亿港元。此后,泡泡玛特股价开始走跌。
截至12月8日收盘,泡泡玛特股价47.60港元,最新市值为667.32亿港元,据最高点腰斩。
在二级市场压力下,泡泡玛特将目光转向线下,直面TOP TOY、52TOYS的竞争。仅2021年三季度,泡泡玛特就新增线下门店35 间至250 间,就此提升销售额40%-45%;同时新增机器人商店210间至1687间,新增门店数量已超过了2021年上半年的新增门店数量。
东吴证券认为,高线城市门店数量增加是泡泡玛特未来几年增长的主逻辑之一,从购物中心存量看远未达天花板,对标选址相似的喜茶,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还有2倍空间。
【 港元|泡泡玛特卖“长袜盲盒”涉虚假宣传 虚火过剩的盲盒经济还能热闹多久】“线上线下渠道扩张带来的增量是暂时的,最主要的逻辑仍是内容驱动。IP创新如果迟迟没有进展,泡泡玛特的市场份额会受到很大影响。”据业内人士分析,渠道扩张的同时,购买次数维稳才是关键,预计下一步泡泡玛特的客单价还将继续提升。
推荐阅读
- 飞书|泡泡玛特与飞书签署协议,将使用飞书及飞书OKR办公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北京|泡泡玛特将在北京打造首个线下乐园
- 联邦快递|沃尔玛与联邦快递向通用子公司大笔采购电动送货车
- 惩治|中国不缺超市,沃尔玛可以选择离开!中方对其惩治有重要意义
- 法案|拜登签署涉疆法案后,沃尔玛率先下架新疆产品?最新回应来了
- 沃尔玛|看看刘强东的眼光到底有多厉害,穷小子成大器精准的眼光是必须的
- 市值|阿里市值蒸发3.1万亿港元,张勇,还能扛得住吗?
- 止损|沃尔玛一天连关四家店大卖场关店止损成常态
- 投资有限公司|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下架新疆产品?官方回应:没库存了,会重新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