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圈|重塑「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成败的关键( 二 )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的角色地位看成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主角,那么,等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角色和地位更多地是支撑和辅助的作用。对于每一个产业互联网玩家来看,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一个新产业的玩家,而不是一个互联网玩家。
很多人担心,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不会再出现类似阿里巴巴、腾讯、美团这样的巨头。在我看来,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将会出现的巨头要比消费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巨头多得多。对于每一个有志于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来讲,如何做好支撑和辅助的角色,并且在其中找到发展的新机遇,才是关键所在。
那么,互联网玩家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更多地像水电煤这样的基础设施一样。不过,互联网玩家提供给产业的不是看得见的水电煤,而是看不见的水电煤。这些看不见的水电煤,更多的是数字与数据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新能力。掌握了这一点,并且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这些能力,产业互联网玩家才能获得消费互联网时代无可比拟的发展潜能。
三、「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开始嬗变产业互联网时代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最大不同在于,玩家们盈利模式的不同。以此为开端,「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同样正在开始一场深度而又全面的嬗变。我们都知道,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撮合和中介的方式来实现的。于是,为了获得足够多的撮合和中介的机会,他们就需要不断地做大自身的用户规模,不断地延展自身的行业边界。这是我们看到那么多的互联网巨头不断将触角伸向本身行业以外的领域根本原因。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同样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在我看来,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更多地是全流程的、全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的过程。通俗一点讲,就是要做得足够深,足够底层,但是,给产业带来的改变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产业后端的营销和销售上的,而是更多地是从产业前端到后端贯穿始终的。
对于每一个产业互联网玩家来讲,不要寄希望于赚快钱,而是要更多地聚焦在长期主义上,更多地聚焦在时间和复利的价值上。当我们在产业互联网上的布局开始变成深度和全面,我们所获得的盈利空间和盈利方式,同样将会变得深入和全面。正是「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转变,并且更多地将盈利的重点从「互联网」身上转移到「产业」身上,才是保证产业互联网时代可以跳出消费互联网发展怪圈的关键所在。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用消费互联网的眼光来看待产业互联网,甚至用产业互联网之名行消费互联网之实。从本质上看,这是由没有理顺「产业」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认识到「互联网」这个要素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全面的改变,并且从这个改变当中找到发展的新机会,才是真正进入到产业互联网的新周期。
小插曲我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1年度作者评选,希望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来支持我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最多可投3票,投票即有机会获得百万惊喜礼品&起点课堂千元豪礼哦!
投票传送门:http://996.pm/75aEo
#专栏作家#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