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七年,清华博士重构“信息安全”|“专精特新”百家访谈( 二 )


话说志翔科技进入电力行业完全是机缘巧合。
志翔科技最初定位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切入安全领域,经过两年时间的不断打磨,产品初见成效,并开始向更多行业进行市场拓展。而在尝试进入电力行业时,无意间发现电力客户有一个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痛点,就是如何对其遍布全国的数亿只智能电表投入使用后进行运行监测和故障判断。
起初电力企业尝试采用抽检的方式,但这样做不仅人力成本高、覆盖率也很低,根本做不到准确获知每个智能电表的运行状态。为确保这些智能电表的准确运行,国家质监局要求电力企业在智能电表服役满八年后就要进行更换。
蒋天仪介绍,全国目前有超过5亿只智能电表,保守估算一只电表成本费在200元左右,加上拆卸安装、检测鉴定等人工费差不多更换一只电表的成本要400元,如果按照8年到期更换,平均每年需要更换的电表有6000多万只,一年的换表成本就是200多亿元。
最重要的是,国网曾经对这些换下来的电表进行了检测,其中99%以上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苦于没有很好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精准辨别,所以不得不接受每年换表带来的巨大浪费和经济损失。
志翔科技针对这一问题,花费了近三年时间,不断的进行技术迭代,提升算法的精准程度,最终解决了智能电表在线监测和故障分析的问题。
志翔科技另外一个主营业务是数据安全,它以高科技领域的芯片设计行业作为打开市场的切入点,这是蒋天仪在创业前一直从事的行业,他对这个行业需求和痛点有深切的了解。
2000年前后,中国芯片行业兴起,很多在国外从事芯片研发的技术人才回国发展,并推动行业逐步开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但这一时期芯片行业发展混乱,恶性竞争明显。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带来的核心技术窃取、抄袭和价格战等问题频发,给芯片行业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
“那个时候一些技术人员与其说是带着技术回国,不如说是带着源代码回国,开发出来的产品抄袭痕迹严重。技术人员拿着核心代码跳槽同行公司也是常事,这让各公司产品相似度很高,为了获得市场份额,不得不打价格战,使得整个市场环境陷入恶性循环。”蒋天仪说,如何帮助芯片行业企业更好的保护研发成果,为行业创新创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是志翔科技创业的初衷之一。
当时国内市场不乏安全厂商与各类数据安全产品,但大多以满足合规需求的传统安全产品为主。随着企业转型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数据安全的风险问题日趋严峻,这些传统安全产品在解决企业实际的数据安全问题方面日渐捉襟见肘,更麻烦的是,往往还成为企业提升效率的束缚。
因此,在合规驱动之外,国内各行业的数据安全需求衍生出另一个潜在市场——企业内生需求驱动的安全市场。
“内生需求市场最关键特点是结果导向。只有解决好实际问题,客户才会买单。”
志翔科技的安全业务正是瞄准了这样的市场需求,围绕数据安全为核心研发了面向政企的零信任安全产品体系,及多样化的场景解决方案。
目前,志翔科技数据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政府、电力、金融、高科技等多个行业超过400家机构与中大型企业。其中包括华大九天、紫光展锐等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等。
三写在最后
直通北交所了解到,在2021年第三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榜单中,志翔科技位列其中。
蒋天仪告诉直通北交所,志翔科技是从2021年5月份开始申请,到今年8月份,仅三个月时间就陆续拿到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荣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