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电商购物节不断,快递包裹扎堆,而在琳琅满目的包裹中,一张小卡片高度相似——“给好评即刻返现×元”。
不知何时起,“索要好评”成为电商标配,方式有红包诱惑、短信轰炸、人情攻势等。一来二去,网购平台上,有图有视频却不见得一定有真相;线下店铺里,排名靠前、美誉度高者,往往离不开以优惠换五星的套路。与此同时,因为一句差评而被店家骚扰到爆的案例亦不时发生。一边是强势“刷好评”,一边是全力“铲差评”,甚至还催生了“职业差评师”这么个扭曲行当,种种灰色交易搞得评价生态乌烟瘴气。许多人不由感叹:网购刚兴起时,商品评价里好、差评各占半壁江山,如今却是差评难寻觅、好评“烂大街”了。
以好中差评为代表的评价机制,底层逻辑是“金碑银碑不如消费者口碑”的朴素道理。触屏下单、云端探店,总抵不过线下的实际触感,而评价里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视频呈现,以及构筑其上的店铺评分等,就成为用户决策的重要依据。某种程度上,正是“用户优先”的评价机制,搭配“七天无理由退货”“运费险”等日益完善的保障机制,有效弥补了电子商务的“先天不足”。但眼下,虚假好评与恶意差评齐飞,商品评价偏离真实轨道、失去参考价值,无疑是在放大电商之弊而消解其利,长此以往就是在自毁长城。
伴随技术进步,电子商务花样翻新,但无论何时,拥有一套自由而真实的评价体系都是必须坚守的底线。评价现状的混乱,很难仅归咎于几家店铺恶意营销,或是几位用户贪小便宜、抹不开面子,而必须从整体生态与规则构建探寻解决之道。事实说明,如若规则与管理过于粗疏,必然会留下牟利钻营的空间。作为规则的设计者、维护者、监督者,平台方绝不能“把头埋进沙子当鸵鸟”,更不能乐见虚假繁荣而“选择性失明”。对于虚假好评不妨提供举报渠道,为店铺打上“刷单嫌疑”标签直至下架;对于恶意差评,则坚持处罚到人。直面问题、优化规则,才能既兼顾公平又注重可信,保护用户不受虚假好评欺骗,也保护商家免受恶意差评困扰。
【 店铺|没有真实评价哪来网购繁荣】“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网购前先看评价,仍是许多用户的习惯,不能逼着人们练就火眼金睛,从遍地滤镜的好评里挖“雷”避坑。激浊扬清挤出评价体系的水分,才能让网购生态健康起来。
推荐阅读
- 知识店铺|百度文库:知识店铺开店量突破50万家,发布亿元优质内容激励计划
- 平价零售|平价零售悄然走红,"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 企业|企业微信晒成绩单:接入真实企业破千万,连接微信活跃用户数超5亿
- 套路|网购假货多电商卖家透露遇到这3种店铺,最好别下单,都是套路
- 深圳大卖被责令改正!没有控制高额税前奖金
- 送上门|快递不用送上门?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被资本家PUA了
- 死亡|不寒而栗!电商平台现隐秘勾当,有店铺一上午接40单……
- 店铺|当心!你的旧手机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数据,提前清空也没用
- 淘宝|阿里老了吗?我看还没有
- 电商平台|不寒而栗!电商平台现隐秘勾当,有店铺一上午接40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