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将公司名更改为Meta的Facebook,现在正在为下一个阶段布局。据新浪科技报道,内部文件显示,Meta计划从明年开始,将通过旗下众多App“直销更多商品”,包括不同功能属性的Facebook、Instagram和Messenger等热门产品。
Meta最近的步伐似乎让人有些看不懂,前段时间是为了追逐元宇宙而改名,现在却又要扩大平台的卖货属性。Meta旗下主流App偏向社交,电商并非是自己擅长的业务,这一领域在国外还有亚马逊和eBay等平台,此时Meta加大对电商的投入主要用意是什么?难道是想要在未来的Meta元宇宙中增加些购物入口?
现实太近,元宇宙太远
关于Meta加大对电商投入的原因,内部文件给出的答案与苹果有关。今年4月下旬,因苹果在iOS/iPadOS系统中增强了用户的隐私数据保护,实行“应用程序跟踪透明度”(ATT)策略,厂商想要跟踪用户在App内的浏览行为时,需要先得到用户的同意。
这么一来,一旦App厂商抓取用户信息时受到系统阻碍(被用户拒绝跟踪),就难以获取完整的用户画像,进而影响到个性化广告的推送精度。对于Meta这类靠社交积累用户数据再卖广告的公司来说,ATT策略的存在一方面会降低平台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会增加用户画像的分析成本和广告的投放成本。
Meta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广告业务是公司营收的支柱,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97%(总营收290.1亿美元,广告营收282.8亿美元)。在苹果修改隐私保护策略后,广告技术公司Lotame做过估算,包括Facebook和YouTube在内的几大平台,将会在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损失约12%的收入。
文章插图
苹果ATT策略的对Meta的影响是长期的,以苹果公司的行事风格来看,它不会轻易修改自己曾推出的隐私保护方案。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苹果的出手可能会影响到同行未来的隐私保护举措,若一众安卓厂商也采用苹果类似的做法,将直接影响到Meta等公司的收入。
元宇宙作为Meta的诗和远方,在这条路上的长期投入仍需大量资金,扎克伯格曾表示,公司预计在2021年对Facebook Reality Labs(AR和VR技术)投入百亿美元,这一数字未来还将继续增长。面对苹果ATT策略和烧钱和元宇宙,Meta需要拓展营收渠道,而流量的终点是变现,与广告相比,电商的变现方式更直接更高效。
Mate的优势是流量,旗下的多款社交应用均拥有很高的日活量,其中Facebook日活为19.3亿(今年三季度),算上Instagram和WhatsApp等应用后Meta旗下App日活用户达到28.1亿。社交平台的流量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或溢出效应),一旦平台用户数达到一定规模,用户的迁移成本就会随之增高,给其它竞品留出的市场空间也会越小,这使得有规模的社交App天然的适合在平台上做加法,毕竟流量池稳固且导流成本低。
元宇宙+电商?
Meta此前就尝试过发展电商业务,不过该业务在市场上并未激起太多水花。在新的内部文件中,Meta着重强调将在2022年优先投资“现场商务与购物”(on-site commerce and shopping)。
去年,Meta正式上线Facebook Shop和Instagram Shop功能,通过在应用内增加线上购物入口的方式布局电商。经笔者体验后发现,这两款App内的购物板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在线商城,它的功能相对单一,只是提供给卖家商品展示的服务入口,这可能也是Meta称其为“现场商务与购物”的原因。
如下图所示,在PSG和利物浦的Instagram官方账号中,会直接显示“逛店铺”功能板块,点进去后可以浏览具体的商品,但当点击下一步想要购买商品时,程序会提示需要到品牌官网查看。这套购物逻辑的特殊之处在于,点击官网购买后不会直接跳转到第三方购物App或浏览器(也可另外选择),而是直接在Instagram应用内打开品牌官网进行下单,在线支付用的是PayPal。同理,在Facebook上的购物体验也是类似的情况。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春节|抖音电商公布春节物流政策 承诺平台不打烊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