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上课程到线下讲座,“元宇宙”概念被越炒越热。加快脚步奔向这个未来场景的“宇宙公民”们似乎忘记了到目前为止,元宇宙仍然是个没有现实支撑的新概念,这个还没有完全露出真面目的新宇宙,几乎要被炒起来的概念和不切实际的假想吞噬干净。
元宇宙“元年”,在Facebook、字节跳动等巨头们做出动作后,不少中小企业也开始“元化”:Roblox登陆纽交所的第二天,国内沙盒游戏平台MetaApp宣布融资一亿美元,试图通过模仿学习Roblox的运营模式,培育元宇宙的国内游戏生长路径;紧随中小企业布局元宇宙之后的是虚拟偶像们的大热,如何赋予虚拟偶像们有意思的故事成了互联网公司的新话题;再后来,海澜之家、双汇抢着申请元宇宙的商标,地方政府、科研院校开始以“元宇宙”为题举办工作会议,谈文化传播、聊智慧城市……
回看知识付费领域的线上“元宇宙课程”,似乎也只是想要分杯羹的参与者之一。
“按照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目前元宇宙正在期望期的顶点,到明年下半年或后年,这轮泡沫一定会破灭的。”百度元宇宙业务副总裁马杰曾表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认为,“元宇宙就是资本盛宴,没有专业,没有专家,这是最近二十年互联网的典型玩法。”
元宇宙中庞大的生存场景和空间,目前的技术似乎还难以抵达,当前大多数的元宇宙平台,也仅是停留在交互游戏和虚拟社交层面。回到互联网产业的早期,1969年,美国数字化设备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DP-14,开始计算“工业互联网”进程,50年过去,“工联网”仍没有实现;2021年,元宇宙的概念刚刚被炒热,狂奔中的元宇宙是会成为新的爆发节点,还是会沦为一场泡沫,我们不能准确判断,但可以确定的是,全身心下注给元宇宙的时机,至少不是在一切尚不完善的现在。
毕竟,元宇宙意味着人类在数字空间中生活方式的一种,但绝不是唯一。
突然兴起的“元宇宙课程”,对于概念的普及性课程当然无可厚非,但需要警觉的是,是否有人在借此机会将“骗局”炒热。
【 nft|焦点分析|10天狂赚160万的元宇宙课程,真有料还是割韭菜?】元宇宙课程内外狂奔的入局者们,在开始博弈、炒热付费的“元宇宙”课程、讲完疯狂的资本故事后,或许可以先停一停,再慢点走。
推荐阅读
- 异性恋|TreeTalk 产品分析报告:看见彼此,看见女性叙事力量
- 鲜香|2021中国冷链产业年会,信良记又成焦点
- nft|GameStop开始进军NFT,该公司股价盘后交易上涨了26%
- 动机|为什么拼多多红包让人停不下来?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 百分比|3种状态+5种模式,从UX角度分析加载设计
- 分析|2022-2028年中国电商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分析|苹果:“App 分析”现可用于 App 内活动
- 停车场|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调研分析
- NFT|2021年大厂的内卷,在NFT领域画上休止符
- 经理|产品经理如何通过第一性原理进行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