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更极端的情况。他透露,一些人脸识别系统甚至于会出现在不眨眼的情况下,用笔杆从面部晃一晃便能被识别为眨眼,并最终通过验证的情况。
他坦言,在实际的技术采用过程中,为了保证人脸识别系统的用户体验度,技术使用方往往更看重人脸识别系统的验证通过率,而不是因为过于严苛的识别问题,让很多人通过不了验证。而这导致的结果是,为了保证“通过率”和真人不被误判,技术人员往往会牺牲一定的技术识别准确性,转而看重通过率,而这也导致了人脸识别技术验证准确率的下降。
“试想,如果一家服务超过10万人的企业可以毫无底线地收集顾客人脸等数据信息,那如果这些数据被网络黑客恶意攻击并获取后,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恐怕将不再仅仅只是隐私泄露这么简单。”业内人士对新浪科技说道。
毕竟在此之前,一些有关于“医保卡被人脸识别盗刷”、3D面具骗过人脸识别系统盗刷的新闻报道,便已层出不穷。一些网络黑产从业者,甚至还利用电商平台批量倒卖非法获取的人脸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网络工具等,以开展非法盈利。
02 3D图像能骗过银行系统?
张旭东讲述了一个亲身案例。他表示,有不法分子利用AI图片活化工具生成3D图像,骗过银行系统并直接骗走逾千万元资金,而银行始终未察觉,直至用户发现后,银行才得知系统遭遇“诈骗”。
“在银行系统提取出的一些后台办卡审核信息中,甚至还带有一些图像合成软件制作的水印痕迹,但因为当时审核人员检查不仔细,并没有发现这是非法诈骗办卡”,张旭东说道。
文章插图
而在此之前,安徽省合肥警方侦破的一起案件中,作案人员也曾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非法伪造他人人脸动态视频,欺骗电信运营商后台审核人员完成手机卡注册,而这些注册好的手机卡,最终被卖给犯罪团伙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活动。
据报道,在嫌疑人制作的视频中,人物是可以依照输入的指令做出眨眼、张嘴、皱眉等多种精细动作,模仿人物表情变化。而且为了实现以假乱真,人物的刘海还能不时随风飘动来模拟拍摄时的轻微晃动,有的视频背景也是可以动的,画面效果非常逼真。
文章插图
“将一张静态的自拍照输入软件后,嫌疑人只需要数十秒就能够将照片变为相应的动态视频,可以念数字而且能做到实时的,看起来难以置信的事情,通过软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
03 结语
人脸识别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监管对于用户隐私及数据保护的越来越为重视,用户们对于隐私泄露事件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经历过野蛮生长的人脸识别技术及相关企业,也将不断地被置于监管和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中。
小鹏汽车以及刷脸盗窃这两起案件之后,或许还将会有更多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企业主体被公之于众,接受法律的惩戒与舆论谴责。新兴技术的发展固然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确实产生了新的威胁。对于更多的开发人员与技术采用者而言,技术的发展可以中立,但将技术运用于何种领域与场景,都需要业内的合规思考与监管机制来约束。
[本文作者新浪科技,i黑马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techsin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推荐阅读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刷屏,大数据真能代表你?
- 经理|「评论功能组件化」实践分享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乐视超级汽车|乐视汽车公司恢复被执行 152.48 万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漏洞|19岁少年远程入侵25辆特斯拉汽车 称利用软件漏洞
- 赛道|千亿「设计协作」SaaS赛道,何时冲出一个中国版Figma?
- vr|「盘中宝」腾讯迈出元宇宙关键一步,该领域或为元宇宙入口最确定赢利点,这家公司已有产品应用于科技冬奥会
- 恢复|乐视汽车公司恢复被执行 152.48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