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梨|直播电商,拐点已至?】在享受直播带来红利的同时,电商平台也正在被直播“反噬”。直播流量的过度集中,不仅影响到中小商家的日常促销,甚至影响到平台最看重的多个大促节点。
价格大战背后,小微商家直播正在考虑离场
过去一年,直播间成就了无数商业神话。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莫过于靠直播带货还了4个亿的罗永浩。
如今,债务清偿了大半的罗永浩已经不再需要亲自上阵。资料显示,罗永浩旗下直播公司签约的明星主播已经超过20位,其中包括宁静、戚薇、柳岩、李诞等艺人,主要提供营销推广、直播选品、抖音小店运营等服务。同时,该公司还签约了超过300位网红达人。
明星、企业家,甚至地方政府领导轮番出现在直播间,这里似乎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就连俞敏洪这样看起来与直播毫不相关的企业家,最后都选择在这里卖书,希望借着直播的东风来解救陷入困顿的新东方。
直播真的是万能药吗?
作为电商的主要业态之一,直播从一开始就分为两类。一方面,是以李佳琦、薇娅及明星形成的达人主播,这类主播主要依靠自身流量和口碑为品牌带货。另一方面,则是品牌和商家日常使用的自播形式,即靠吸引公域流量来进行销售转化,提升日常销量。
对于大品牌来说,达人直播的流量可以帮助他们带来短时间内的销量提升。对于中小品牌,尤其是新品牌,达人直播的效果无异议于做了一次广告,“赔本赚吆喝”。过去一年来,凭借直播间跃升的几个国货品牌营销案例,再一次证明了流量为王的道理。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达人流量都能成功转化。
吴晓波一场直播坑位费60万元,实际成交额不到5万元;叶一茜卖单价200多块的茶具,90万人观看,成交额不到2000元;李湘收某商家80万元坑位费一件货都没卖出去……就连带货成绩如此瞩目的雪梨,都在暂停直播后被商家声讨收了45万元的坑位费,实际销量惨不忍睹。
尽管如此,中小品牌仍然对达人直播趋之若鹜。在大促环节,即使找“中间人”花钱插队也要博一个出位的可能。但事实上,凭借主播带货最终成功“出圈”的品牌只是凤毛麟角。
而对于一些本身品牌特性不强,更偏重于销量的商家来说,开通日常店播对提升店铺的转化和销量反而更有帮助。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直播成为不少商家的“救命稻草”,尤其是一些长期依赖线下的店铺和档口,店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疫情严重下跌的客流量,甚至还为一些商家带来了新的流量增长。
但好景不长。随着直播日益火爆,平台的算法机制将公域流量大量向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倾斜,中小品牌和商家的生存空间被日渐挤压。也就是说,虽然看直播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中小商家想要获得流量的难度却越来越大,甚至需要付出高昂费用来购买流量。
“直播越来越难做。一方面流量越来越贵,另一方面流量的转化也越来越难。”在采访中,不少开设直播的商家对采访人员表示,直播电商的赛道生存越来越艰难。对于店家来说,一方面要应对平台日益严格的监管规则;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多开播的竞争对手,如何靠差异化和个性化吸引流量,如何提升流量转化也成为摆在这些店家面前的难题。
一些商家向采访人员坦言,尽管直播带货仍在风口浪尖,但自己已经做好了离场准备。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3期)
文章插图
2021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春节|抖音电商公布春节物流政策 承诺平台不打烊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