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重拳打击虚假营销,让“种草”回归初衷
文章插图
一段时间以来,多个互联网平台都因虚假营销问题引发争议。近日有网友发现,在小红书检索多芬、露得清、妮维雅等品牌时,搜索页面仅提示“该品牌涉嫌虚假营销,相关内容不予展示”。小红书对此回应称,平台已于12月16日启动新一轮虚假营销专项治理行动,首批29个涉嫌虚假营销的品牌已被封禁。
文章插图
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消费体验,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内容分享社区,每天有很多人分享美妆、穿搭、美食、旅游等方面的心得,也即“种草”。然而,“虚假种草”乱象污染了平台内容生态,让网友难辨信息真伪,坑了不少人。现在有平台向“虚假种草”亮剑,获舆论点赞不难理解。
为何必须重拳治理“虚假种草”?一方面是因为,“虚假种草”从本质上是一种相对隐蔽的广告营销信息,但它游走在商业广告与用户分享内容的灰色地带,掩盖了利益相关的事实,没有进行规范标注,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有律师指出,“虚假种草”通过捏造用户评价的方式进行虚假宣传,也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既损害了行业内其他生产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2021年度医疗美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中,就包括通过虚构“种草笔记”等形式进行虚假营销。
还必须注意的是,有些行业的“虚假种草”已衍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有些品牌不仅大量发布虚假“种草帖”,还会在各大社区招募“素人用户”进行隐性商业宣传。在“代写代发”链条上,那些有偿发帖者可能从没买过某些产品,却用机构“代写”的文案误导其他人。这种误导轻则让人上当,重则可能“谋财害命”。
文章插图
对内容分享平台而言,真实是吸引和留住用户的基础。“虚假种草”破坏了这一基础,势必阻碍平台长远发展。小红书作为第一家将治理重拳打向虚假营销品牌的平台,迈出了推动互联网广告健康发展的有力一步。“封禁”违规商家,既展示了维护用户权益的态度,又向所有商家传递了重塑内容生态的清晰信号。
【 重拳|重拳打击虚假营销,让“种草”回归初衷】当然,解铃还须系铃人,根治“虚假种草”,治标更要治本。让“种草”回归初衷,消费者监督、平台重拳治理很重要,商家自律也很关键。内容分享平台崛起,给品牌宣传提供了新机遇,就看商家能否用好。虚假营销或许能骗到一部分消费者,但长远来看,一旦消费者发现受骗,品牌形象和口碑将加倍受损。风物长宜放眼量,扎扎实实提升产品质量,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认可。
推荐阅读
- 虚假粉丝|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整顿|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投诉|APP拉新营销套路多!小红书元旦拉新活动被指虚假营销,玩不起
- 恶意|快手:打击恶意炒作、审丑卖惨、不良PK等行为
- 数额|「以案释法」虚假新人号套取优惠 这样“薅羊毛”不可取
- Sp8点1氪丨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喜茶涉嫌广告虚假宣传被罚45万;马斯克旗下SpaceX再融资逾3.3亿美元
- 违法所得|马克华菲违法被罚 旗舰店存不正当价格及虚假宣传行为
- 密码|一年损失 90 亿美元,Netflix 再次测试打击“共享帐户密码”行为
- 虚假|圆通上线“圆准达”解决虚假签收服务痛点
- 广告|喜茶涉嫌广告虚假宣传被罚45万: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