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物的类目
文章插图
3.3.1 物的类目——静态类目
物的静态类目,所有形容表述该“物”表现的属性集合。例如:物品的颜色、功效、规格。可以理解为物品的“说明书”,可以分为两大类目:
- 基本信息:物品本身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等
- 功能信息:物品所能带来的价值
物的动态类目,这个物品或者服务,从出生到上架这一全部过程。例如:生产工序、生产人、运输过程等等。可以分为两大类目:
- 生产信息:从出生到上架这一过程
- 上架后信息:从上架到被消费这一过程
物的挖掘类目,是指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模拟出该物体的定性情况、价值情况。例如:预测下个月该产品可以卖出件数。可以分为两大类目:
- 物的消费预测:未来可能的售卖情况
- 物的定性挖掘:根据物的历史表现,对其进行定性评级

文章插图
3.4.1 关系的类目——关系的对象和环境
① 关系发生类型:关系一定是涉及到两方,人人、人物、物物这三种关系中都涉及到两方。例如:顾客下单:买家-订单
②关系发生的环境:就是啥样的情况下,产生了这个关系,关系发生的条件是啥。例如:顾客下单这个过程,是因为有货、有需求、货物满足客户需求
3.4.2 关系的类目——关系的发生的流程
关系发生的流程:这个联系发生的前后流程是啥。例如:买家-商品这个关系来说:搜索商品、浏览商品、把商品加入购物车、下单商品、收到商品、点评商品、投诉商品
步骤小结:这个步骤开始提升了一些难度,如何把“标签三元素”的类目进行搭建。搭建过程中“先整体描述,再逐步拆分”,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Step 4 搭建“标签三元素”标签体系4.1 人的标签体系
对人进行类目划分时,可以按分别按照类目的形态进行抽象。是静态不变的?还是随时变化的?是否可以挖掘的?
4.1.1 人的标签体系——静态类目的标签
第三步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静态类目的搭建,那么搭建好类目之后,类目下的标签到底如何填充完成呢?
- 账号相关信息:账号ID、昵称、等级等等
- 通讯相关信息:手机号、邮箱、微信等等
- 爱好相关信息:兴趣、签名等等
- 人的特征相关信息:性别、年龄、星座等等
- 地理特征相关信息:常驻国家、常驻省份、常驻城市、常驻街道等等
人的动态类目下有如下的信息:
- 结果信息:订单编号、订单时间
- 结果偏好:偏好类目、偏好功效、偏好时间等等。例如:偏好在电商行业可具体到购物
- 结果渠道:首页推荐、微信渠道、浏览器搜索、微博等等
- 行为偏好:每天进入app的路径等等
人的挖掘类目下有如下的信息:
- 人的行为预测:下周的浏览行为、下周的下单次数等等
- 人的定性预测:高价值人群、高净值人群等等

文章插图
4.2 物的标签体系
对物进行标签体系的搭建时,可以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搭建
4.2.1 物的标签体系——静态类目的标签
物的静态类目相关标签可以按照如下进行划分:
推荐阅读
- 周边|晚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建设|日照:建设数字社会 让生活更美好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奥林匹克|太火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安全|“网络大流感”ApacheLog4j2漏洞来袭“云上企业”如何应对?
- 漏洞|19岁少年远程入侵25辆特斯拉汽车 称利用软件漏洞
- 报告解读|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跨越数字分水岭?工信部给出7大建议 | 发展研究中心
- 百度知道|如何利用百度赚钱?分享十个普通人可以利用百度赚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