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二 )



阿里|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文章插图

我给大家介绍来自德国的工业软件平台Codesys,它是一个工业控制系统。最简单的应用就是把它安装在工控机或单片机上搭建出自动化生产线上大量使用的PLC。目前除日系三菱、松下等公司外,欧系美系产品都大量基于这个系统。了解过工业生产的朋友都知道,PLC是自动化生产的基础设备。如果把PLC看作智能手机,Codesys就类似于智能手机上的安卓系统,这样一类比大家也都会明白Codesys这样的工业控制系统对工业有多重要。

阿里|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文章插图

看似这样的工业软件平台技术含量很高,也对工业生产帮助很大,应该非常赚钱。实际上德国这家倍福在2020年的全球销售总额才9.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5亿。而倍福全球员工人数达4500人,每位员工年产值才156万,这相比于互联网公司年销售额超5000亿,每位员工年800万产值,简直不值一提。可见,那些工业软件相比国内互联网产业都比较低端,赚不到什么钱,往往他们根本看不上。如只要搞个共享单车软件就能烧数百亿,深圳上海拍一块地几十亿到账,有的是钱,还要吃力不讨好搞能卡脖子的工业技术?此时,他们应该多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金融法律管理人才,通过跨国收购来解决卡脖子问题即可,与其自己研发,更实际的期待是他们能利用手中的资本优势,投出一些优秀的工业软件公司来。最后的话:因为工业软件首先是工业,然后才是软件
【 阿里|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阿里|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文章插图

我上本科时,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开始,其实有不少金主让我帮他在国内寻找这类公司投资,因此我对这类公司的技术团队做过一些分析。我倒认为,现在摆在我们工业软件产业前面的,是个百年变局,即是一个被外国产业控制的根深蒂重的烂摊子,又是一个群雄激荡,风云莫测的革命年代。我还是呼吁年轻人更多的参与到这样的事业中来,放下所谓“CS的身段”,一手摸产业需求,一手写代码,摆正心态,才有可能逐步逐步做好为工业赋能这件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