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乱象频发 泡泡玛特也被罚各种消费套路与监管的缺失,让盲盒类App在合规上出现不少问题,也引发了不少的消费投诉。消费调节平台黑猫投诉显示,元气部落投诉量为348条,小芒果投诉量为208条,投诉内容大多与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假货有关。
在合规问题上,以盲盒起家的泡泡玛特在一个月内两度被罚。12月7日,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销售的一款长袜盲盒因实际面料成分含量并未达到宣传标准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
三天之后的12月10日,天津泡泡玛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又因利用虚假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被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天眼查显示,天津泡泡玛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对于泡泡玛特而言25万需要赚多久?答案或许是一秒不到。今年8月,泡泡玛特限量发售了两款MEGA珍藏系列的“大娃”产品,其中400%规格的售价899元,1000%规格的售价4999元。
在天猫平台,两款产品分别限量发售15000个和1312套,在发售前该两款产品便有超过98万人抽签,上线后1秒便售罄,在二级市场上,该两款产品价格已经翻了十到十五倍。
“尽管以盲盒起家,但泡泡玛特早就认识到盲盒并不是一个长效的模式,尤其是上市后财务业绩的起伏也让泡泡玛特意识到没有故事内容支撑的IP不具有护城河,从盲盒走向潮玩可以看作泡泡玛特的战略方向调整,8月份两款大娃的发售可以看作其向潮玩转型的积极尝试,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前述观察人士表示。
回到前文,曾依托盲盒上市的泡泡玛特已经“迷途知返”了,为何各类盲盒经济仍层出不穷,消费者又该如何对待盲盒?
在过去的商品购买行为中,人们追求的是物有所值、货真价值,盲盒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认知,概率让人们从“买商品”变成了“买体验”,各类问题也随之发生。
一方面,现阶段仍需要加强监管让盲盒市场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另一方面,盲盒商家也应提升相应的产品服务水平。当然,最重要的仍是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别为了0.3%的概率被割了韭菜。
【 盲盒|盲盒类App风靡 别让新消费成为割韭菜的镰刀】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邮件|华为花瓣邮箱 App 新版测试:支持多账号登录,新增保护邮件活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山姆会员店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
- 离职|加密聊天应用Signal CEO离职:WhatsApp联合创始人临时接任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
- 盲盒|【黑马早报】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地产5大家族财富蒸发近3000亿;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盲盒套餐;任泽平微博被...